过期废柴·美文集浅秋文学a1f594e7e302

我母亲(65)热腾腾的馒头,手擀面

2022-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寺外小老虎

不知从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变得有点儿像母亲了。

之前心烦母亲的送东送西,现在自己竟也忍不住给孩子送。几次不大受欢迎后,开始反思,开始改变方式。每次想送时,先发个微信问要不要花卷儿?刚做的,很好吃。回复说冰箱还有饭,先不要了吧。尽管内心很想送,脚,却不出门了。

由此我慢慢的理解了母亲每一次送东西的心情,心里的懊悔像发酵的面团,翻倍的膨胀。

母亲来区后,我先后换过四次住处。从4楼到5楼,到2楼再到1楼。距离最近2里多,最远的十里许。那时上班很忙,后来不上班了,也人为的瞎忙, 总是让母亲感觉我很忙的样子。 我这人疏于家务,懒得做饭, 不会做馒头。母亲的馒头做的相当好,比面包好吃。母亲说她家的引子根儿好(就是酵母好)她娘家的娘家的引子传承了多少代没人记得清。她从我姥姥那儿拿回来的引子根,一直延续着。农村有的人家做出来的馒头味儿不正,而母亲做的馒头暄暄的带甜味儿。母亲每次发面都很用心,泡开引子加少许面粉打酵子,酵子开了再和面。面里加点儿糖,加点儿油,有时还加牛奶加鸡蛋。馒头做好后,用木材在铁锅里蒸。

印在脑子里的一句话是"大火开锅,出来熟味了再小火细细的烧一会儿"。 这是小时候帮母亲烧火听到的。现在我在炉子上蒸馒头就用此法,蒸的馒头也好吃。

母亲的手擀面堪称一绝,面揉的劲道,擀的均匀,关键是刀工好,切的面条儿又细又匀。全部切完后,拾起来用左手在面板上撴甩,把附着在面条上的干面粉摔下来,再用右手移动着握捏,这样面条更细更匀更劲道。煮出来的面条在冷开水里一过,盛到碗里浇上卤,非常好吃。

母亲每次约摸我快下班了才蒸馒头,出锅就往我家赶,爬上4楼,咚咚敲门,其时我才进家一会儿。开门,母亲喘吁吁地说:"刚出锅的馒头,这么吃就行了,我不进去了,走了啊"。按说我应当感动,而每次我都会说:"又送馒头。上次的还没吃完呢,以后别送了。"母亲忙活一上午或一下午送来馒头,没赚好脸,转身下楼还不忘回头叮嘱一句:"趁热吃吧"。

我从窗上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心里有一丝丝难过。我喜欢吃母亲做的馒头,每次都不给她好脸,就是不想让她给我送馒头。不想让她因为给我们做饭而辛劳。也许母亲知道我的心意,也许她只是因为爱根本没在意我的语言和脸色。现在想想当时真不会沟通,缺乏沟通,如果把话好好的说,说的明白,母亲也会理解的。可是心疼母亲却用孩子气的任性对待。

2005年我搬到一楼后,母亲那时走路喘的有点儿厉害。两里路,一气走不到了,半路需停下喘一会儿。有一次进门儿就跌坐在沙发上,待气儿喘匀,才从尼龙绸包里拿出白纱布包着的两个刚蒸出来的馒头,还温乎。温度折射着母亲走在路上的时间。"这些日子一活动就喘,真是不长俊呀,这就老了?"母亲来的时候,我正在给一个借户口的学生办理借用事宜,待人走后才过来对母亲说:"自己都这样了,还来送馒头,打个电话我去拿就行了"。拖了两天才带母亲去医院,房颤引起的喘,没有好办法除颤。

前两年就查出来左心室有状况, 大夫说是老年退性行变化不要紧。母亲忌讳说病,也不承认自己有病, 依旧按时发面做馒头,擀面条。

母亲在时,我没学会做馒头,直到2017年母亲过世快两年后,我在海南才成功的发面做成了好吃的馒头。也是在海南,同院儿的朋友要回老家了,她母亲说把剩下的一点面做成馒头给你大姐送去。朋友端着蒸屜到我家时馒头是热腾腾的。她们马上就要动身了,叫的车已经到了。待朋友转身出门,我一下就崩溃了,泪水奔流,是别人的妈给我做的馒头。我没有妈了,我再也吃不上我妈做的馒头了。

那一刻我特别想我妈。如果可能,我想紧紧的抱着我妈说:"妈,我爱你!"可惜没人听我说了。

回到北方,住在母亲的一楼。刚吃了早饭,南楼的阿姨推开门说:"我是杨大姐的好朋友,昨晚上看你屋里亮灯,知道你回来了,我包的地瓜面包子给你俩,杨大姐爱吃我包的这种包子,你也尝尝。老家人给了点地瓜面,刚蒸出来还热乎,趁热吃吧。"我认识这位阿姨,回了她海南带回来的礼物。送她出门儿,返身就哭,我使劲压抑着自己,没有放声的哭,心里却很痛、很悲、很苦。

我给父母遗像前的香炉上了一炷香,看着他们笑嘻嘻的面容,双手合十忏悔道:"你们在的时候,我不知道珍惜,也不知道感恩,现在你们去了,别人送来馒头,送来包子,我才意识到你的馒头、包子和面条儿里凝聚了多么深沉的爱,我却熟视无睹,每次都给你冷脸。妈,我错了,真错了"。

看着我的,依然是笑嘻嘻的脸,慈爱的富态的母亲的脸。我除了后悔,愧疚,自责,还有此刻无尽的泪水,没有一点儿弥补过失的机会了。

唉,那时不懂孝顺。顺就是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