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班】第11天
致良知线上课堂格物班学习第11天
时间:2023/07/20
姓名:张利平
地区:云南昆明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自律、自信、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用家庭教育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一亿人家庭幸福美满。|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一遍✔:2分
2、准时上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2分
5、写读书践行心得✔:30个字以上 2分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
因为这一周爸爸住院的原因,对于学习我觉虽然有坚持,得没有认真对待,今天早上听了彭胡老师的点评责善,深有同感。老师讲到《答南元善》原文:盖吾之耳而非良知,则不能以听矣,又何有于聪?目而非良知,则不能以视矣,又何有于明?心而非良知,则不能以思与觉矣,又何有于睿知?然则,又何有于宽裕温柔乎?又何有于发强刚毅乎?又何有于斋庄中正、文理密察乎?又何有于溥博渊泉而时出之乎?这一段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一切都要以良知之心为根本为出发点,否则良知本自具足的一切智慧都会被私欲所遮蔽。比如,我们的耳朵如果不以良知为本,就不会去听,眼睛不以良知为本,就不会去看。这在我们生活中也非常的常见。当我们的心被私欲蒙蔽时,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自然也被私欲所蒙蔽,那么我们就会对周边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了自己良知的清澈判断,也容易让自己陷入到无明之中,最后让自己非常的困顿无助,这样的话,人生怎么会幸福和快乐呢?想要获得幸福圆满人生的途径,就是要让我们一直在心上去下工夫,去私欲存天理,让我们的心明眼亮,耳聪目明。这样就能够去创造和感知生活中的无限美好。自从学习后,觉察自己的本自具足就是每天要在实践中去看到,去觉知到。老师分享的案例一位老师照顾生病老人的案例,看到孝道传承,因为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是一个人的德行的根本,也是教育的开端。行孝从当下开始,昨天爸爸转入了普通病房,看到爸爸的那一刻真是既开心又心疼,爸爸受罪了,这次的经历又让我们一起经历了一份亲情的共存,因为姐姐远嫁,好几年没回来,前两天听外甥女和姐姐说,以后我们每年都回来陪外公外婆,是的,老人渐渐老去,孩子已慢慢长大,作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做好孩子的榜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孝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父母想要的,人越老越想多看孩子们一眼,不论孩子什么样子,他看到即是最好。感恩爸爸妈妈!感恩兄弟姐妹!感恩我们的孩子!感恩我们这一大家子的团结一致!
感恩博仁老师的智慧引领,感恩志愿们的担当与付出,感恩大家的共同学习。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