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情简友广场心情随笔

你离开以后(二十)

2022-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moon沐恩

2022年07月13日 第一百三十四天

有机会与好久不见的同事谈心,得知看似平淡的生活里,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用另辟蹊径的选择对抗无可奈何的运气,身边不乏勇敢的人。

对于“求而不得”这件事,如果可以换种方式去理解,未来的路或许能走得更加坦然自若。

看过这样一句话:“你以为的有些错过和遗憾,可能是上天保佑你躲过一劫。”

已失去的不纠结,得不到的不沉迷,把耿耿于怀的执着,变成投向远方的目光。

我把这些话,说给自己听。


2022年07月14日 第一百三十五天

凌晨时分,新一轮满月达到极致的圆。

睡不着觉的我拉开窗帘,即使没戴眼镜,依然被通明的月光晃了眼。

据说昨天傍晚月亮经过近地点,是此年度视直径最大的满月。

看到月亮就想你,是我和你的约定,已成为我的习惯。

月光下思绪万千,想象着平行世界里,另一个你的相反结局:

你有个亲姐妹,心事都能说给她听;

你看护着外孙,嘴上说麻烦,眼里满是疼爱;

你没经历太多苦难,闷闷不乐的事会宣泄出来,薄情寡义的人便不再理睬;

你一直健康,一直快乐,一直自在。

原谅我的胡言乱语,且当作夜不能寐的自然反应。


2022年07月15日 第一百三十六天

你的分寸感贯穿了整个人生,你总是有所保留,对我也一样,一部分的内在遥不可及。大概也正因如此,亲密之余,对你总有一种隐隐的敬畏感。

追忆往昔时,越来越觉得你是一部厚厚的书,总有我无法了解和似懂非懂的地方。

我们之间若有若无的距离,让我时常渴望得到你的赞扬,而你恰恰不擅长浓烈表达。

在你有限的赏识中,最为持久的是对我写作的肯定。多年前在姥姥百年诞辰那天,我心血来潮写了《姥姥的声音》发给你看,你回信息说写得真好,没忍住哭了。所以半年前,在你病情极速恶化时,我顶着压力写完《姥爷的默剧》,生怕赶不及。

这些文字都是有意写给你看的,包括现在。希望你在阅读的时候,一直都被欣慰和感动包围。


2022年07月16日 第一百三十七天 初伏

入伏第一天。

按照习俗吃了饺子,是从冰箱里翻出来的速冻水饺,三全牌的猪肉芹菜,你的最爱。

可能放的时间有点长了,煮完有些破,但吃起来还是过去的味道。

南方的朋友说,你们北方人不管过什么节都吃饺子。

是啊,饺子象征着团圆福禄和吉祥如意,制作原料种类丰富、选择多样,蒸煮法又能保证营养较少流失,符合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文化内涵。

前些天爸爸提议包饺子,我没赞成,我不知道过程中会不会因为想你而难过。

小的时候跟你学包饺子,只学会了包和擀皮儿,后者还不够熟练,所以每次只负责打下手。后来你曾几次要教我做饺子皮儿和调馅儿,都被我打岔过去,因为我从来不曾想过,我们的相伴相守,会如此快地画上句点。


2022年07月17日 第一百三十八天

又整理了一遍你的衣服,狠心处理掉一批,留下的都是最熟悉的那些。

去住院前一天气温骤降,晚上帮你在衣柜里找厚外套,只翻出来一件全新的,你说有点可惜,可又没气力自己找。

我那时已经顾不上哭了,为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像在告别。我非常清楚,那应该是你穿的最后一件外套了,除非奇迹降临。

显然奇迹没有降临。

我决定把这件衣服捐掉,习惯性掏了下口袋,摸出少半包被挤压得变形的抽纸。最后那几个月,你不分昼夜地不停咳痰,每天能用掉一大包纸。

你说自己就跟吃纸一样。

说完你让我把这话记下来,我猜想是看过我给姥姥、姥爷写的纪念短文后,你在心里盘算着,也留下些什么。

我照吩咐记了下来,但我其实并不希望,你留下太多属于悲伤的痕迹。


2022年07月18日 第一百三十九天

睡前检查窗户,拉开窗帘的一角,看到多半个月亮低低地挂在东南方向的夜空里,因为亮度不高,月海清晰可见。

天空很晴,四周的星星点点虽然稀落,但在城市的夜晚也算难得。

我想起那年冬天和朋友在云南旅行时,早上五六点钟的天空。

去玉龙雪山的行程需要很早出发,提前一晚就住在了偏僻的酒店,周围没什么灯光。凌晨时分坐上破旧的中巴车,隔着不太干净的玻璃,我却看到了无比璀璨、繁星闪烁的夜空。

从那天起我开始明白,只有在最暗的夜,才会看到最美的星光。


2022年07月19日 第一百四十天

那盆被你和爸爸拯救过来的灌木月季,又开花了。

那是去年年初我在网上花几块钱买的,由于暴力快递,寄到时枝条已经折了。我顺手丢掉,却被爸爸捡了回来,给它移了盆,再用一根木棍和它绑在一起,放在落地窗的拐角最深处。

你在浇花时顺便给它点水,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特殊照顾,想不到有一天你告诉我,它开出花来了。

原来网店没有唬人,实物和样图一模一样,是浅橙色的重瓣月季。

我这才想起它的名字——“果汁阳台”,花若其名,在阳台最不起眼的地方,努力修复、生长,最终孕育出同儿时喝的橘子汁儿一样颜色的花朵。

这一年多的时间,它反复开花、凋谢、再开花,生命力极其顽强。

但它也脆弱,因为花枝过于细长,必须找到支点撑住,所以一直倚靠着落地窗玻璃。

前阵子爸爸整理绿植时,把它从窗台角落挪到了花架底层,让枝头穿过顶层的镂空处,得以安稳。

它就以这样的姿态,再一次奋力开花,无视周遭环境,不问身居何处,只顾不断向上蓬勃。

在我心里,它比身边一切植物都更加美好,更加动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