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的“三级火箭”
今天,我爱豆的个人品牌“ACE”正式上线了,谨以此文献给缔造璀璨传奇、“无畏出征”的他~
吴亦凡的“三级火箭”学习了梁宁的互联网公司“三级火箭”发展思维,很想往我的爱豆吴亦凡身上套用一下。作为小米手机的代言人,我甚至怀疑他确实了解并运用了这一理论来规划事业。
所谓的三级火箭是头部流量加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加完成商业闭环。
其中,第一级火箭是网罗大量用户和高度关注的高频应用。
第二级火箭是沉淀忠实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级火箭是实现价值变现的商业闭环。
为了说明三级火箭的价值及具体运用,梁宁举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例子,比如小米,比如搜狗,比如罗辑思维。
就在听她讲解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吴亦凡的事业发展版图也完全符合三级火箭理论。
作为一个拥有超高曝光度的知名艺人,吴亦凡的一级火箭头部流量就是他的本人。他创作的每一件作品,代言的每一个品牌,参加的每一次通告,甚至在社交平台的每一次露面,走的每一次机场都能为他带来关注,赢得流量。这完全符合第一级火箭高频的要求。
不过,第一级火箭能带来的只是最初步的关注,要想沉淀忠实用户还需要具体的商业场景。
对艺人来说,第二级火箭就是能够打动粉丝的各种细节,比如特别与众不同的气质、与粉丝的良好互动、作品中的动人情节、前辈的肯定评价等等,都是可以吸引和固化“用户”的场景。
有了前两级火箭带来的高频流量与忠实用户,就可以构建第三级火箭,打造商业价值闭环了。这在吴亦凡身上就体现为按自己的想法推出作品,变现自己的商业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就像互联网圈的一级火箭通常不挣钱一样,明星的一级火箭通常也是赔本买卖。
为了维持超高的关注度与令人过目难忘的气场,明星通常需要维持一整个系统,从助理到经纪,从化妆到造型,从媒体到厂商,从营销公关到危机处理,每一项都需要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聚拢足够多的资源,才能铺开足够多的头部流量。
另一方面,就像火箭级数越多,不可控程度就越高,而商业模型越复杂,不确定因素就越多一样,明星事业发展的版图也不能太宽广,从而导致变现的链条过长。比如有些明星玩一些完全超出自己专业领域的“游戏”,一不小心就玩脱了。
在任何一个领域打造自己专属的三级火箭,都需要势能的积累。
所以,成功绝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