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学科,足以培养你幸福的能力
01
我如何更幸福?幸福感从哪儿来?当我们想解决这些问题时,自然会求助于心理学。心理学是关于幸福的科学,有人说心理学改变了世界。
很多朋友急于从这个宝藏中找到秘诀。我个人也走过这样的路,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等等,这个领域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好奇,完全进入一种自我探索的状态。
很庆幸接触到了积极心理学,从此开始幸福的学习、体验和分享。1998年,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以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中走出来,不只关注人性黑暗、脆弱与痛苦的一面,发出的“积极心理学”的召唤——帮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我更愿意称这样的科学为幸福心理学,心理学本来就是一门新兴学科。过去50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心理疾病。过去的心理学研究完全忽略了生命的积极层面。它对我们原先模糊的概念,如抑郁、精神分裂症、酗酒等,能做出精准的描绘,而且有很多测量量表。
马丁·利格曼发现,在心理学研究论文中,关于幸福的只占1%,而关于抑郁、悲伤的论文占99%。心理学研究已有了解除抑郁的操作手册,却对如何获得幸福的知识谈及甚少。
研究发现要摆脱问题状态,我们会变得更痛苦,甚至还不如以前。人不只是纠正错误或缺点,还希望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没有幸福感的人不会感到长久的幸福,而有幸福感的人不会感到长久的不幸福。
02
一个认为失去了一切没有生活希望的人,在意的不仅是解除痛苦,而是需要美德、生命目的、正直及活着的意义。由此引发的积极情绪体验会使消极情绪快速消失。
积极心理学校正了传统心理学过去的不平衡,带来更多关于幸福的科学。这些我们在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中能获得很多资讯,新的研究显示,幸福感是可以持久的。
真正的幸福感必须来自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捷径。朋友孩子患有重病,且将不久于人世。母亲认为她很惨,但她却始终认为自己很幸福。因为她陪孩子从小学习绘画,孩子留下很多作品,且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画展。
她得到了很多认同、支持和帮助,她一直生活在感恩中。所以人们看到她根本不是一个负重前行的人,相反她立落干净,且整天笑容满面。每次我看到她,都觉得她是鲜活的幸福榜样。
很多人误以为通过捷径可以获得幸福,事实上它无法带给我们真实的幸福。幸福感源于优势与美德,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幸福,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如果一切来得太轻易,幸福感势必会大打折扣。
03
我有一个教授演讲课程的经历。好口才是事业的敲门砖,我教过一门课是青少年演讲与口才,之所以教这门课,不是考虑到经济效益,而是觉得它非常有意义。因为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太重要了,这是伴随终生的能力,是速迅提升自信的能力。
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家长会给孩子报主持班的学习,但不会让孩子学演讲,演讲与升学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办第一期青少年与口才班时只有7个人,每周要穿越全城去上课,周五在城西,周六在城东。校方也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非常支持,我们坚持了两年。
当我带着小学员们走上市民讲台展示演讲的魅力时,校长激动了:“原来我们学校的孩子这么棒!”台下的家长感叹:“我的孩子如果有这样的表现该多好。”我个人也深深地感到幸福,我为这些孩子们感到骄傲。
后来我教的小学员们走到文轩书店替代文轩姐姐讲故事,参加全市、全省、全国的演讲比赛,我们共创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个过程对我是一次特别的幸福体验,它是我完全投入的、忘我的体验,幸福感一直持续。
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持续的战斗力。在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一书中,从学术象牙塔走进接地气的生活,发现人们为维持人际关系和追求成就付出的努力,并不能简单地归结到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中去。
幸福不是目的,而是持续的能力,我们幸福地追求,就可以获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