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二
感悟三 父母今天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就决定了明天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孩子。
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至今印象深刻。
那时候刚开始有零食,我记得自己好像是5岁多,嘴很馋,每天想着到院儿里新开的小卖部买零食。有一款零食叫沙琪玛,硬硬的甜甜的很好吃。哼咛了爸妈买,但是还没买到。于是在小卖部门口徘徊数次,想自己去买,但是需要钱。想到家里有一个饼干圆铁盒,里面放满了爸妈积攒的硬币。
小跑回到家,找到盒子放在柜子的最高层。于是搬来大椅子上面摞上小凳子,爬上去抓一把硬币下来。去买了零食。自己躲在家属院里的某个小角落吃零食。很爽!
那时候还没有“偷钱”的概念。只知道没有跟爸妈讲,就拿家里的钱,好像不太对。
结果爸爸比我先回到家,我回家的时候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接下来的对话在我的童年里印象深刻,堪称经典。
爸爸,阴沉着脸,似乎不太开心的样子:“你是不是拿了家里的钱了”
我瞄了一眼爸爸,不敢承认。“没有呀~啥钱呀”还想佯装故作淡定,从小就是演技派。
“那柜子前面的这大椅子摞小凳子是怎么回事?”
“我和你妈妈如果拿钱盒子,一个小凳子伸手就拿到了,不需要这么多凳子。另外,硬币上有一个明显的小手抓完留下的手印,大小也不是我和你妈妈的手。不是你么?家里没有其他人了呀?”
在老爸神探(那时候还不知道福尔摩斯)般的观察推理之下,我一看证据确凿,无法推脱。只好支支吾吾的承认了。
“哦。。。那个。。。我就是。。抓了一把去买沙琪玛小吃了”
能看出爸爸很生气,我顿时觉得自己真的做错了,怎么就没跟爸妈说呢,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偷”呢,我是不是个坏人呀。。。心里七上八下。。。
爸爸后面什么也没说,沉默了。出去上班了。这真是我度过的最长的半天。
后来爸妈下班回家,爸爸跟妈妈好像说了一些话。
我心想肯定死定了这次··· ···会不会挨骂···· ···后悔。
爸妈聊完到客厅,看到眼神局促,手无足措,快要哭了的我。平静的说,“以后想吃什么,问爸爸妈妈要,不可以拿家里的钱,你还没有概念钱的多少,爸爸以后会每星期周末带你去一趟食品城,你想吃啥 爸爸给你买。”我很认真的听进去了爸爸说得每一个字,真的是每一个字。
这就完了?!我心忐忑不安,没有骂我?
看着爸妈好像没什么事的样子,一起到厨房忙活饭菜去了,不禁超级开心。
从那以后,家里的钱爸妈就放在客厅电视柜的桌子上,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我有时候也擦地擦桌子,但是再也没拿过钱。
爸爸也兑现他的承诺,只要我想去,他几乎每周都带我去食品城买吃的。进去之后他偶尔买点油盐酱醋和调料,从不干涉我,我挑完,他付钱,我们走。
我很快就对钱有了概念。会问爸爸妈妈每个月赚多少钱,自己做加减法,自己内心定好,这次去我花多少钱(一般去一次10块钱,如果一个月很忙只去了一次可能20块钱)。学会了计划和精打细算,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和零食的欲望,也控制的很好。
这些,爸爸都没有任何说教,他一直话很少,只是默默的陪伴。我们一次次的去,一次次的买。买多买少,买甜的还是咸的,有没有糖果。他从不评判。
书上说,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评判、被延迟,这些痛苦长期积累,终于让他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和索求无度的人。
“我能够体验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吗?我对此充满感恩吗?我能放慢脚步,享受当下吗?”
放下焦虑的头脑,不再评判孩子。以一颗谦卑之心,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玩耍。尽情享受当下的生命。
没有父母是完美的,当然我小时候也受过各种各样的创伤。这些都很正常。如果已经发生,父母也不用太担心,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
每个人内在都有疗愈的种子,无论创伤多严重,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疗愈都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