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的信Day85:一首《慈乌夜啼》,让我们学习孝道

2019-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桥溪老师

亲爱的孩子们:

孝在中国古代是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孝的观念产生得非常早,甲骨文里就有"孝"字。古代的"孝"字是象形字,是一个老人家,手搭着孩子的头在走路,子在下面,老人手扶着孩子,靠着孩子在走路,这就是孝。孝的基本道理是奉养双亲,然后引申出来尊敬长辈。

孝的内核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是处理家庭中长辈和儿女之间关系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所以《大戴礼记》里讲:"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

"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淮的社会人伦基本法则。

儒家认为,仁的基础是孝,一切德行的根本是孝,儒家治理国家,维持社会的存在都是以道德教化为基础。

道德教化又以孝行为根本。所以中国传统认为,天下没有不是孝子的忠臣,自古患匠出孝子,这是传统文化对于孝的一种最通行的阐述和定义。

给学生的信Day85:一首《慈乌夜啼》,让我们学习孝道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写一首诗: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鸟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役丧不临。

暖战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鸟,鸟中之曾参。

慈鸟的母亲离它而去了,它一直在那里哑哑地啼哭着。

它守着曾经与母亲一起生活过的那片树林,白天黑夜都不肯飞离半步,一年到头都不肯飞离片刻。

每天晚上夜半时分慈鸟都会放声痛哭,让每一个听到的人心头都无比难受地流下眼泪。它仿佛是想告诉听到的人,在母亲在世的时候它没有很好地孝顺母亲,现在母亲不在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所有的鸟类都有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只有你慈鸟如此哀怨呢?估计是母亲给你的恩情太重了,在失去母亲后,让你感觉自己对母亲的付出远远不及母亲对你的关爱吧。

古时候有个名叫吴起的人,母亲故去了,他竟然不为母亲奔丧守孝。这样的人真是让人感到悲哀,他这样的行为真是连禽兽都不如啊。孝顺的慈乌啊,你就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