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两感悟旅行·在路上

上官兴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危邦不居,乱邦不入

2019-08-04  本文已影响1人  上官随笔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稚,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释文】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几只野鸡。)孔子神色一动,野鸡飞着盘旋了一阵后,又落在了一处。

孔子说:“山梁上的野鸡,也会结合具体情况,时刻保持警惕,保护自己,时刻注意时机。”

子路向他们拱手表示敬佩,野鸡看到子路的动作,直接警惕飞走了。

【理解】

色斯举矣。

野鸡看到周围有人,看到人脸色变了,看到人稍微有个动作,就马上会飞走。

为什么呢?因为不赶紧跑的话,会被人抓住,会被人打死,会被人吃掉。因此野鸡当然要飞走了。

看到人脸色变化,有动作,反应迟钝的笨野鸡,都被人吃掉了,基本也就绝种了。

做人也是这样,见微知著,看到对自己不利的人来了,马上离开。看到危险的情况逼近,立刻远离。如果不走,后果会非常严重。看你到灾难性的征兆,没有任何警惕性的人,都会倒霉。

比如,很多人,做一些事情,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明明已经有很多征兆,危险就要来临,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心存侥幸,以为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最后,面临的就是牢狱之灾,变得非常的倒霉。

翔而后集。

野鸡飞起来之后,在空中盘旋几圈之后,再落下。

飞起来,不是随意落下的,而是要在空中观察四周,观察周边的情况,找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落下。

而不是,刚刚离开一个危险的地方,又落到另外一个危险的地方。这就倒霉了。

做人也是一样的。警惕危险,远离危险,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一定要选择,一定要分析,而不是随意的离开。刚刚离开狼窝,有进了老虎窝,就悲催了。

曰:“山梁雌稚,时哉,时哉!”

孔子说,山梁上的野鸡,都懂得要符合事宜,懂得避险,懂得什么时候该走,懂得离开这个危险地方,要走到下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野鸡尚且有警惕性,更何况人呢?

这一段是孔子专门针对子路说的,因为子路这个人,非常倔强,认准的事情,很少改变,有时候危险已经来临,他还是无动于衷。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子路听完老师的话,对着野鸡拱手,表示野鸡厉害,我子路非常佩服,一定向您学习。

但是野鸡看到子路的动作,非常警惕,以为子路要对它下手,赶紧扑腾扑腾的飞走了。

这一段话,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智慧。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个聪明的人,智慧的人,不会靠近危险的地方,不会做危险的动作,不会做任何把自己置身于危险的任何动作。

比如:有些人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违法犯罪,获取利益。这些人就是不聪明的人,就不是君子。

有人喜欢在街边看热闹,最后看着看着惹祸上身。

有人喜欢教育人,不知道,有时候的一句话,就容易埋下很大的祸根。

危邦不居乱邦不入。危险的地方,一定不去,更加不会居住。不合时宜的地方,立刻就走了。混乱的地方,一定不要去。

儒家智慧,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每一句话,每一个智慧,每一次分享,您能够听懂,会用,我就好好的服侍您,帮助您,辅助您,您用我的智慧,提升您自己。

您如果感觉没有用,觉得说的有问题,我也不会说服您,不教导您,只会把自己的分享,悄悄收藏起来。

或者,我直接就走了,远离了,屏蔽了,一定不会给自己找麻烦,找尴尬,甚至教导您,说服您,最后让您迁怒于我,背后对我造成危险。

历史上那些为了自己的政见,为了让主子接受自己的观点,明明知道最后的结果是非常危险的,还是要冒着危险去死谏主子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儒家。

真正的儒家,首先要做的一定是保护自己的安全。不保证自己安全的儒家,不是真正的儒家。

牢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危邦不居,乱邦不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