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甜茶之后,又一位值得舔屏的意大利美少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3884/237c9406dd7dbd33.jpg)
本周电影推荐:
《幸福的拉扎罗》
电影简介:拉扎罗是一位内心单纯的年轻农民,坦克雷迪则是一位骄横的年轻贵族。他在Inviolata这座与世隔绝的小城内生活,这个城镇则由侯爵夫人阿诺西纳·德·卢娜所统治。年轻的农民和年轻的贵族坦克雷迪相遇并成为好友。某天,坦克雷迪出于玩乐的目的,自导自演了绑架闹剧,并向拉扎罗求助。拉扎罗非常珍视这段真诚且快乐的友谊,他决定穿越时空,回到小城,以寻找坦克雷迪。
本片荣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以及金棕榈奖(提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3884/17d54ee4f4b9a6e5.jpg)
短评一:高贵的穷人与低贱的富人
富有的人都自诩高贵,穷人都被认为低贱,然而在《幸福的拉扎罗》里,一切都颠倒过来。富有多金的公爵夫人低贱到尘埃,贫穷呆傻的拉扎罗高贵而神圣。
这是一个非常鲜明而又讽刺的对比。
公爵夫人虽然富有,但她利用意大利村庄的落后,隐瞒佃农制度早已经被废除的事实,让村民们无偿为她种植烟草,并利用宗教力量来恐吓村民,让村民“听话”,拉开彼此的距离,保持富人的优越感。
她的恶行最终被揭露,被警察抓走,曾经被奴役的农户开始自由生活。
拉扎罗虽然贫穷,给人一种傻傻的感觉,但他眼神纯净清澈,心地善良不争不抢。其他人给姑娘表白时,他帮忙奏乐;大家分喝白葡萄酒时,到他时却被前一个人一口干掉;分吃食物时被指将鸡抓回鸡舍,并被别人请求守夜,让真正应该守夜的人可以去吃东西,而拉扎罗什么也没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3884/3fe0159a08cf8387.jpg)
从来不计较什么,谁需要帮忙他就去帮谁,即使被捉弄也从不记恨,就像一个圣人。无偿对所有人好,免费为所有人干活,即使是那些最脏最累的活也毫无怨言。
和圣人一般普度众生,最终为了帮“好朋友”塔克雷迪追回钱财,被人打死。从他在悬崖下苏醒时一直跟着他的狼也离开,不去攻击已手无缚鸡之力的他就可以看出,即使最凶恶贪婪的动物也知对极善之人手下留情,他的形象更加高大神圣。
从头到尾,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没有为了迎合时代而做出任何改变。
他是一个品性高洁的圣人,与公爵夫人和那些剥削他的其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短评二:入乡不随俗,只能被驱逐
拉扎罗的眼睛里有星辰大海。
他的眼睛纯粹得令人心醉,好像那里面总能轻易地包容这世间的一切。评论说他是现代版的耶稣,但我却觉得有个词更适合他——赤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3884/63a912fa442bac06.jpg)
因为耶稣是高高在上的神,他虽在人间历劫,替子民受罚,但他终归是懂得世间险恶与众生愚昧的超脱之人。耶稣的心中有至善,眼中有怜悯,但应是没有星辰大海的。
但拉扎罗不一样,他眼中的纯粹和心中的善良,我认为,更多的是来自于对人间百态的无知与执拗。
从他执拗的对每个人好,对身边人的不善与欺负毫无怨言,对所谓的“朋友”坦克雷迪的恶作剧不加以阻止,并参与朋友的欺诈等等行为来看,他只是没有善恶意识的,执拗地做着他认为“善行”的举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3884/b883dcc00f6491f3.jpg)
从小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从未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使得拉扎罗得到了一个赤子形成的最好的条件。但也正是如此,他才不懂得这世间一丝一毫的运作法则,看不懂人间百态所蕴含的善恶好坏。
所以,就算他是天使来这世间历劫,强大到能够穿越时空,也始终没有做到“入乡随俗”,他依然在用天堂的极善理论来面对人间的事务,不反抗、不埋怨。
可人间是不需要天使的,人间只有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3884/75ad547a7d66ca2f.jpg)
如果不能做到入乡随俗,那么就只能被驱逐,这是世间的法则,谁也无力改变。
但好在拉扎罗的一生是幸福的。他能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与执拗里,单纯执着的践行着自己的极善,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这世上最快乐的幸福也大抵如此了。
短评三:尴尬的圣人
在本片中,“拉扎罗”形象指代的含义很丰富,可以是抽象的传统美德、赤子之心之类,也可以是相对具象的一个好人形象,甚至是圣人形象。
他不会变老,永远眼神清澈。他就像一道光,走哪都能给人带去希望。
因为他就是神迹。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3884/ce4f06889f97a8ab.jpg)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位神的代言人的存在却有些尴尬。
他能给人带来赤诚,却无法满足虚荣欲望;他能助人满足生存所需,却不知人们所求早已不仅仅是“活下去”。
神力虽然神奇,但好像已经没什么实际作用了。
于是,这位圣人就成为了一个尴尬的符号。我们都知道他很美好很重要,但那又怎样?与我无关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3884/f0db813e69a3290d.jpg)
突然想到,要是我们中国的圣人有机会到现世来走走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奇遇?
他可能会在公交上听到广播不断重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大部分人都埋头刷自己的手机。偶尔见到有愿意让个座的,也是一脸尴尬神色,好像让座是什么被强加的任务。
他可能会看到新闻上在宣传某种主义某种和谐,会听到课堂上老师在讲解着某种道德。但同时他更可能看到的是行色匆匆的人群,以及人与人之间愈发清晰的距离感,还可能因了解到一些匪夷所思的罪恶而震惊不已。
这些都是在他们那个时代无法想象的,也是让他无法将之前那套道德准则宣之于口的原因所在。
因为时代在变,需求在变,所以约束的标准也得跟着改变。
不是变松或者变紧,而是根据实际进行更合理更有可操作性的调整。
否则就会像拉扎罗一样,成为这个时代的局外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3884/246cffced0b579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