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1,聊聊成年人的话题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邀请——生活在北京是一种什么感觉,恰好我对这个问题还蛮感兴趣的,而且我有时候也挺讲究仪式感的,还确实欠着一份一周年记录,不妨就趁着今天把这个拖延了很久的问题来说一说。
emmm,我先借用去年上映的电影《过年好》里面的一段对话,来回答下这个问题趴~
2020年3月24日,是我北漂一周年的日子,我在那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北漂一周年啦,遇到过很多很多的困难和麻烦,还没有放弃,还想成为更好的我自己。
这心态是不是也挺乐观的?但很遗憾,接下来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我所谓的打打鸡血而变得热血,该经历的困难依然在经历,甚至感觉比去年更加艰难,收入大幅减少,在人际的维护上也开始变得冷漠疏离,那份随时随地可以从心里喷发出来的热情也慢慢减退。
初来乍到北京时的喜悦紧张与欢喜,我只能意会到字面意思了,才一年多的时间,就开始变得麻木与平静,内心很难再惊起些许的波澜了,一副好像经历过世事之后发觉也不过如此的样子,这样的自己,着实让我喜欢不起来。
使劲回想没来北京那会儿,对北京的畅想:
一个安放梦想的地方,周围都是热血的人,浑身充满了力量,挥洒着青春,燃烧着激情,每天踩着月光打拼,然后成为特别厉害的人。
等到来了北京才发现:
不是所有北漂的人都是怀抱着成就一番事业的梦想来的,有的人就只是为了讨得一份生活,工作就只是工作,到点了就赶紧回家的人不在少数。
那些在小城市会遇到的让自己恨不得躲避三尺的人,来了北京依然会遇到,还会因为这里是大城市,会遇到更多这样的人,体会更加深刻。
以为来了大城市就会开阔视野,但只要自己想宅,就真的会哪里都不想去。
小平台的不规范不专业,也依然可以让自己麻木不仁,失去奋斗的欲望。
......
停停停,收收收。
作为一个过来人,一上来就对想要北漂的人浇冷水,真的是太不礼貌了。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能说这是我有限经历下的一点点见解,尽管粗浅或者漏洞百出,但却是我最真实的认知。
可能这也是此时此刻的我情绪比较丧的缘故,才会说的都是失去热情和奋斗欲望这样的话。
那我就试着反驳一下我自己吧:
不要看一个人嘴上说什么,要看一个人的选择。
我嘴上说着丧气的话,但结果我却依然选择留在北京,并没有说走就走。
选择是不会骗人的,北京一定有值得我留下来的理由,尽管我说不清楚,但我的心依然是在这里的。
都是钢筋水泥建筑,凭什么这里的房价就能每平十万?!我着实没有想过要在这里拥有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我也根本想不着,但我在房价如此之高的地方工作,会让我这个自我价值感特别低的人,恍惚觉得自己好像也没那么的差。
既然说都这样说了,还是来讲讲自己的收获吧:
就不和别人横向对比了,光是想想就足够让自己自惭形秽的了。
还是坦诚一点,看看自身的成长变化吧。
认真想了想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历,也并没有在北京的各大旅游景点留下点自己的足迹,打卡寥寥。当然,我想也是刚开始人生地不熟,加上工作还没怎么稳定,也就无心于感受北京大都市优秀的文化底蕴了吧。
当然,还是打卡了几处景点的,比如说长城、故宫、景山公园之类的。不得不说,对于热闹的地方,还是得有三两个熟悉的小伙伴陪伴着才好,这样尽管天气炎热、人多拥挤、路途遥远也不会觉得无聊疲惫,回想起来更多的还是友人陪伴的美好。
当然,一定是要跟脾气相投的人,出去游玩看起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实际上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体力,还可能会出现诸多状况。比如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爬长城就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还在中途走丢了一位小伙伴,奈何对方的手机一直关机,于是来来回回找了好久。其中的两位伙伴也因为体力不支,最终并没有一起走到底。
尽管整个的旅程很辛苦,但还是欢乐多多,因为大家都是有兴致的。不过,要是有人稍有状况就发火闹脾气,甚至提出离开,那一定会糟糕透顶。
我在这座城遇见了很多不喜欢的人,但终究还是觉得好人多。有些当地的北京人,着实天生的优越感以及毒舌让我差点讨厌这座城,但还是有很多可爱的北京人,我所经历的收租的房东,都是比较讲道理的人,不乱收费,有什么事情也都可以好好商量,哪里坏了不能用了也都尽力帮忙。
在和比较多的同事打过交道后,慢慢也就练就了一双慧眼, 知道有些人打个照面就好,被伤害了第一次,就不要再给人家第二次伤害自己的机会了嘛,吃一堑还不长一智,自己也是要负一定责任的。至于那些私下的交情,不相处也罢。
习惯了大大咧咧,经历过职场的鱼龙混杂,慢慢就开始有所收敛变得沉稳,尝到苦头之后,就开始露出一点点自己的锋芒。与此同时,也开始向真正有实力的前辈学习,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事。还在同事的推荐下,零基础集训了为期一周的街舞,不得不说,这真真的是实现了我对自己爱好的极大满足。
至于远离家乡和亲人,被最多提到的“孤独”,对于一个从初中开始一路寄宿到大学的人来说,对这个词有点脱敏了。现在的我,因为北漂换来的一些独处的空间,可以和原生家庭保持比较松弛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家人对自己人生的操控,获得更多的精神自由,真的挺好的。
北京这座城被赋予的一些标签,满足了我此时的一些幻想,尽管当下的我,也就只是一个不配拥有姓名的甲乙丙丁,未来可能也不过是淹没在人海里的无名之辈,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比较坦然地自洽,是不是也挺倔强的一个人。
我不太喜欢安稳,我总是想尽可能地逃离,北京,也是我能力范围之内,可以逃离的最高最远的地方了,我对此感到安心。
☉以上,是北漂一年多的我,想要表达的一点点的认知。
最后,附上我初来乍到北京时的一些看法吧:(戳看→)别被骗了,北京三分之二的员工,上班在喝茶
(ps:对比两处感想,感觉现在的自己好老成哦,一段时间前的自己还真的蛮咋咋呼呼的,这到底是经历了啥,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哈哈~)
END
-脚趾姑娘-
用文字记录故事,用思考解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