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理想

你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5年或更久?那是因为你……

2019-08-23  本文已影响791人  西瓜甜甜啦

如果你问100个人:“你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吗?”

我相信一定会有99个甚至100个人,都会告诉你:“那当然有了。”

要是你继续问:“那你这些年来,你坚持做这件事多久了呢?”

我想,这下的你,一定听不到整齐划一的答案,而更多是“我早就放弃了”,或者是“我坚持不了多久。”

既然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不能坚持去做呢?

那就是因为,坚持,是这世上最难做到的一件事,因为它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恒心和毅力。

01 你可以甩手臂300下吗?当然!如果每天都要呢?

这不是我给大家出的题目,而是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给他的学生们布置的作业。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 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再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

一年过后,大家可以想象这结果: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

唯一的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

是的,一件事,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要每天坚持都很难,更何况要把这件事做上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也就是很多人为什么会半途而废最根本的原因,这也就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结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死在成功的前夜”,就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坚持不到最后一刻。

因为我们总是一开始就把事情想得特别简单,从而雄心万丈,但任何事情,光有雄心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去落实,只有这样,你的雄心才可以支撑起你的野心!

02 写作太好玩了,我打算每天都更新1篇,不,2篇。

这绝对是真人真事,有假包换,因为这人是我朋友。

强哥是个语文老师,有一定的语文功底。

那是2007年,一天他来我们家玩,看我在网上码字,他觉得非常好奇。于是他就让我也帮他申请一个帐号。

很快,我们就申请好了他的帐号,当天晚上他就码出来一篇相当不错的文章。

因为文章不错,他的阅读量蹭蹭地上涨,人生第一次被如此之多人“吹捧”,他感觉自己都要上天了:“哇,这种被夸的感觉太好了,在网上码字太好玩了。我,现在郑重宣布,从今往后,我每天都要写一篇文章,不,我肯定可以写两篇文章。”

我笑着打断:“强哥,不要太骄傲哦。我弱弱地提醒你一句,你先别着急许诺,每天1更或者2更,只要你可以保证1周1更,而且坚持一年,我就拜你为师。”

“你怎么可以从门缝里看人呢?我就不信我会做不到1更,不,每天2更呢,你打死我,我也不相信我会做不到这点。”

被朋友们的美誉冲昏了头脑的强哥,恨不得对灯发誓:从今往后他一定天天在网上码字,坚决做到一天一更新。

结果,你猜怎么样?

一周下来,我们信誓旦旦的强哥,也就是写了3篇文章,然后就再也不曾更新过。

尽管后来的我怎么怂恿,怎么拿话激将他,他的那个帐号上,依然只有可怜兮兮的3篇文章,如今已经过去11年半了。

是的,说好要1天2更的强哥,11年半过去了,只写了3篇,大概2800个字左右。

毕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比码字这件小事来得重要,比码字这件小事来得紧迫,对不对?

至于当年的“豪情壮志”早就被风吹散了,被雨淋湿了,也许只有我还替他记着这件事。

一个人要坚持做好一件事,尤其是暂时还看不到收益,得不到“好处”的时候,我们往往选择是拖延,直到最后的“忘记”,除非你有非常强大的行动力,和无比强悍的勇气和毅力。

03 你跑步多少年了?我父亲跑了35年了。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挺能坚持的一个人。

因为从2007年,也就是儿子读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坚持做两件事,码字和跑步。其实跑步是在高中时代就开始的,直到怀孕才暂停的。

所以,这些年来,我跑穿无数跑鞋,码字近200万。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见一个人的留言:你跑步才坚持20年, 而我父亲整整坚持35年了。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人生瞬间被点亮了:要是我也可以活到75岁,那么,我将比他父亲跑了更多年。因为他父亲40岁才开始跑步,而我则是从高一那年,17岁就开始了。

正如那朋友所说,跑步之前他父亲的身体并不好,状况百出。但坚持跑步后,他父亲的身体却越来越好,很多毛病都不治而愈,不仅他的子女怀疑,甚至连给他看过病的医生也说是奇迹。

而我也是跑步的受益者之一,从曾经的“药罐子”,每天吃药多达8次到如今的人称“身体像老虎一样强壮”,甚至可以几年都不吃一粒药。

我想这和近20年来的不间断跑步,是密不可分的。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他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平凡如我,注定成不了专家也无法卓越,我只想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一点点地让自己变得更好,从而距离“理想的我”更近一点罢了。

真心希望,你也可以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天天,一年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