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自己内在的渴望

2023-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徐立华

《萨提亚深层沟通力》44页上说,“联结渴望的内涵,就是让人回到生命本身,体验生命的价值感、意义感、接纳感、安全感、信任感、自由感,被自己爱的感觉。”

生命的本身是什么样的呢?当一个孩子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生命本身就是具有无限价值的,他的存在就是意义,他被全然接纳,他享有充分的自由,他被关爱和保护,他可以完全敞开自己,完全表达自己,他能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爱和允许。那时候的孩子,他自己的身心是完全一致的,高兴了就笑,不开心就哭,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所有的行动都跟随着生命本身的自然状态,想要什么会直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小孩子与自己生命本身的渴望是完全联结在一起的。我想那也是孩子让大人着迷的一部分,或许我们都曾希望自己可以像一个孩子那样去身心合一,内外一致,完全敞开自己。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在成人之后与自己生命本身失联了呢?是什么让我们不再勇敢地表达我们真实的感受、想法和渴望了呢?是我们不希望体验生命的价值观、意义感、接纳感、安全感、信任感、自由感吗?是我们不希望被爱吗?那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与生命本身失去了联结呢?

敬唯老师说,“当我们感受到被看重,我们就有尊重感,;感受到被肯定,就有安全感;感受到被保护就有被爱感;感受到被需要就有价值感。感受到连接幸福和归属感。”

我们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来源于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的肯定、赞赏和需要,那么如果我们长期处于不被肯定,不被承认,不被欣赏、不被需要的状况中,我们是不是就会开始怀疑我们的价值感和存在的意义感呢?

曾经在不被肯定、不被承认、不被欣赏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后,很多人也沿袭了父辈的家庭模式。我深深体验到自己在成长的路上那种小心翼翼想要去证明自己做出那么多努力的笨拙、执拗、用力。过早地主动承担家务想要父母开心,做很多超越自己年龄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可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不够好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也一直阻碍着我去做很多自己想要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

曾经没有父母陪伴的成长经常让我心中充满恐惧,很多时候这种恐惧都是来自自己心中的想象,自己被自己想象的各种担心吓得不知道如何是好,总是害怕做错事,害怕被责备,害怕被批评。

作为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人都是在这样的状况中成长起来的,父母无暇照顾我们的情绪和体验,他们每天都奔波为生存、为家人的饥饱而忙碌,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们就这样一点点地把自己和生命本身的渴望剥离开来,有时候我都感觉不到自己的渴望是什么。

这样长大的我们如何建立起与自己生命的渴望呢?

《萨提亚深层沟通力》中告诉我们,“在每个生命的当下,不是通过思维进行的,而是通过体验去参与的:在事件、感受、观点、期待、渴望中体验,去联结深刻的自我。这就是冰山的对话,探索生命状态的成因,增加生命的觉知,打开体验的能力。”

我们常常是伏在冰山表面的,我们行为背后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与自我需要我们一点点地去深入探寻,去感知,去体会,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打开我们自己内心的冰山,回顾到自己的生命本身,也只有我们自己可以给予我们自己想要的幸福、安全、接纳、信任、价值和自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