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外婆
引:这是进入007后的第一篇文章,头脑里一直在思考,写什么主题,原本看见很多人都写与区块链相关的内容,也准备写,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想想就算了。躺着床上想到了家人,想起了已经不在人世的外婆,不由得种种回忆涌上心头,因此决定以写外婆,写这个自己最熟悉、最想念的亲人来作为自己写作的第一个题材,也希望各位战友们能跳出事业,拥报亲人,珍惜与家人的每一天。
依稀的记忆
外婆去世已经13个年头了,从我记事起,外婆就已经是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一个小脚的女人。每次见到外婆我总喜欢抱紧外婆,并且在外婆脸上狠狠的亲上几下。外婆最有特点的是肚子非常大,从小到大,我感觉我就没能整个抱住外婆的肚子。外婆生于广东潮汕一户地主人家,因与家中长工相恋(我外公),而私奔到了上海(时间节点在解放前)。外婆共育有三男三女共六个子女,我妈妈排行第二,是二姐。外公在我出生前就已去世。
一起生活
我父母那个年代有插队落户这种活动,我爸妈也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参与到了时代的浪潮中去了,当年每家必须出人参与其中,外婆家中一共出去了我妈,大娘舅,二娘舅三人插队,我家当时有点关系,所以我爸妈虽然离开了家,但没到真正去到农村,而是去了河南一县城的企业里上班,相比真正去农村的,日子算是非常好的了,我出生在上海,但是小时候也跟随父母去到了河南,到我三岁左右,有一次我大伯去看我父母,看见我和一群孩子在外面玩泥巴,估计当时看的心里酸酸的,就偷偷在回上海的时候把我抱到了车上,作主把我领到了上海。估摸着我在爷爷奶奶家的孩子中算最小的,几个伯伯家自己也都有孩子,而在外婆家,我算大的,而且几个娘舅、阿姨当年都没有结婚生子,可以照顾我,因此我被送到了外婆家寄着,开始与外婆一起生活。按现在流行的说法,我也算留守儿童的范畴。
牛奶
我77年生人,与外婆一起生活的时代在80年代初期吧,当时虽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但是老百姓的生活还没有富裕,大家依然用着定额的粮票,米票、面票、布票之类的东西,而我又属于那种不在体制范围内的,我的吃喝拉撒睡都不在定额供已范围内,我所吃的、用的估摸着都是外婆、娘舅、阿姨省出来的。而我小时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没人管,外婆又宠着我,加上自己又是非常多动的一个孩子,再有那是一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小时候的我非常瘦。外婆寻思着怎么给我补充营养,于是就找人托关系给我弄来了一些牛奶券(当年这可是非常难搞到的东西),我人虽然小,但是跑的非常快,因此在院子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在追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一边追一边操着上海广东话说着“东东,快来吃牛奶。东东,快来吃牛奶。这是好东西,不要浪费。”可是我并不喜欢吃牛奶,也不知道我浪费的这些牛奶券,能换成多少粮食。那时候小,那能理解到大人们日子的艰苦和良苦用心。
猪尾巴
由于上学了,家中没人照顾我的学习,因此在上海的学校混不下去了(一是不在体制内,二是学习成绩差),我又回到了河南与父母一起生活了,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河南当年是五年制小学),我父母为了与亲人可以近一些,托了关系来到了苏州市常熟市,外地来常熟读书得降一级,我又开始读三年级了(六年制小学的三年级,亏啊),有一年夏天,外婆来常熟陪我过暑假,好开心啊!外婆负责家里买菜做饭,有一次我与外婆去菜市场,走过一个猪肉摊,看见有猪尾巴卖,外婆寻思着买几根回家红烧,就操着上海广东话与本地摊主进行交流,二者其实语言交流方面是有难度的,但是比划一下还是能知道价格的,但是外婆嫌贵,假装带我离开,摊主也并不挽留,走到五步开外,外婆又回去试图砍一下价格,摊主也执意不肯让步,于是乎,外婆带着我走开又回去、走开又回去,半个多小时后,估摸着摊主也嫌烦了,作出了让步,外婆也心满意足的买回了猪尾巴(至于摊主有没有作出让步,我已无法回忆起来了,但是这个过程让我至今不能忘却)。
------外婆这一代人是吃过苦的人,生活都过的非常简朴。至于文中开头所提到的外婆的大肚子,也是每次吃完饭后,外婆舍不得浪费,把剩下的汤汤水水都吃掉造成的肥胖。
一万块
外婆是一个家庭妇女,没有收入,当年也更不要提有养老保险这种高大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外婆的钱应该是来源于子女的赡养,以及逢年过节子女给的一些钱。在我工作后的拿到第一个月的收入后,我交给我父母,说这是我给外婆的,外孙赚钱了,一定要把这第一个月的收入给外婆,以感谢外婆对我从小的照顾,回报外婆对我的爱。那一年过年,在外婆家吃年夜饭,外婆拉着我的手说道:“东东,外婆存了一万块钱,以后留给你娶老婆”,我和外婆说:“外婆,我不要,我自己能够赚钱的,你的钱留着自己买吃的用的”。那一万块钱意味着外婆的全部积蓄,并且都是外婆一分一分的省下来的,对于一个没有收入的家庭妇女来说,存这一万块钱是如此的不易。在外婆去世后的好多年后,我曾经和母亲聊起外婆去世后有没有积蓄,母亲说,当年外婆去世后的确是留下了一万多块钱,后来给外婆操办丧事花完了。我并不是想要外婆这一万块钱,而是念着外婆对我好,就算外婆真的把这一万块钱留给了我,我也同样会拿出来操办外婆的丧事。
外婆虽然已经离开我好多年了,但是每每想到外婆都是忍不住流下眼泪,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好几次落泪,那种对外婆的爱是发自心底的,并且是超越父母的感情(也许只有留守儿童才能感受得到)。
外婆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