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赋予阳关新的文化意象
关于这一点,我打算以历代阳关诗词的创作历史谈谈新时代所赋予的阳关新的文化意象。
回顾吟咏阳关的诗,最早最有名而且最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当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了。据《麓堂诗话》记载:“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由于感动人心的力量,《送元二使安西》 一诗在唐代就被改编为歌曲《阳关三叠》,并广为流传,因诗中有“渭城”“阳关”字样,因而又称为“渭城曲”“阳关曲”。白居易也尤其喜欢《阳关曲》,诗中多次提到阳关:“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对酒》);“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荅苏六》)。可以看出《阳关三叠》多是在酒席上演唱,曲调优美,感人至深。
《阳关三叠》又有琴曲, 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为歌词,增添词句,并引申诗意。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唐诗中有三叠,但未有“阳关三叠”之名,宋诗、宋词中却比较多见,如“阳关三叠何须唱,正是征鞍欲去时”(李新《题冯园三首》),“三叠阳关声,两行铅水泪”(李新《别莫倩赴茂林》)等。
阳关不仅被赋之于歌,还被绘之于画。《阳关图》是常见的绘画题材,主要是延续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歌的意境,强调《阳关三叠》感动人心的艺术氛围。目前可考的《阳关图》最早的一幅为宋代李公麟所绘,李公麟依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意画《阳关图》,并赋诗一首为其送行。诗曰:“画出离筵已怆神,那堪真别渭城春。渭城柳色休相恼,西出阳关有故人。”据考,李公麟的《阳关图》和题诗作于元丰中至元祐初(1081-1086),对此画的吟咏诗歌也很多,比如,李公麟同时代的张舜民在观看了他的《阳关图》后写的一首诗:“古人送行赠以言,李君送人兼以画。自写阳关万里情,奉送安西从辟者。”。
宋代之后,元明时期的阳关图与题咏阳关图的诗作更是源源不断,其中最有特点的是明代郑嘉的《题阳关送别图》:“漠漠杨柳花,青青杨柳树。带花折长条,将送行人去。灞陵勿淹留,明日发沙洲。沙洲连塞路,望望使人愁。愿推双车轮,推过寿昌县。寿昌何蔚蔚,边城如眼见。别曲歌且停,春醪香更清。一杯歌一曲,曲尽两含情。含情岂无语,别离心更苦。懊恨别离多,欢娱能几许。万水复千山,人去几时还。谁言功名好,侬道不如闲。”
到了南宋,又有著名画家僧梵隆、刘松年和李嵩所作三种《阳关图》,均传至明代。
阳关关城于中唐之后就逐渐废圮了,但阳关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符号一直为文学家、艺术家所钟情和关注,始终未曾离开过人们的视野。王维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诗句打通了文学、音乐、绘画等不同艺术领域,诗人、音乐家、画家共同参与创造。宋人李公麟创作的《阳关图》是基于王维诗歌,而不是阳关关城本来的面貌(宋代阳关已经废弃了),图画的创作更多地是对诗意的图像表达。
今日,阳关关城早已不存,仅有一座烽燧孤独地伫立在墩墩山上,向人们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和风霜。远观近望阳关遗址,回想着古人在诗词画作中寄托相思、别离之情,也会忍不住赋诗咏叹。
阳关博物馆的建设,使得这一古代文化遗迹再次在人们的眼前“活”了过来。阳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宾客盈门,游人如织,这里不再是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而是一座可观、可赏、可品、可叹的一方文化长廊。新建的阳关景区犹如一幅壮美的画卷,将汉唐敦煌和阳关历史与文化汇集于此。文人学者重新开始探究阳关的历史及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诗人们借古论今,创作出了一篇又一篇的诗歌散文佳作;摄影家拍出了一幅幅摄影作品,还有如秦川这样的纪录片导演,拍摄出了震撼人心的唯美视频;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描摹阳关美景,又创作出了大量的“阳关图”。所有的这些艺术和学术创作都是基于新时代这一新建筑而生发出来的,新时代建设新阳关的壮举再次激发了阳关文学和艺术的博兴,阳关再一次发挥了其具有再生性的活水源头的本质。
阳关的历史已经远去,阳关的关城早已不存,矗立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座新的仿古建筑,这座建筑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了阳关本来的面貌、多大程度上传达阳关在古人心目中的离愁别绪已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因这座现代建筑而可以回顾历史、回味古人曾经对这座边疆关城所寄予的深切情感;同时,不论这座建筑是不是阳关原有的模样,经过20年的建设和经营,在现代人们心中它已经切切实实代表了阳关,代表了丝绸之路上东接西域西连中原的关口。就如同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对阳关诗词、曲、画的创作一样,阳关博物馆是在继承这些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的再创作,而它本身又将作为历史的一部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人们因阳光博物馆的建设而生发出更多的情绪,或许已经不是古人的离愁别绪了,到底是什么?就需要艺术家、诗人、学者用心去体味和感受,去重新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