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笼随想】“请不要用你的成功标准绑架我的人生”
(这篇文章是根据很多我同学们的经历和我自己的经历及感想所写,有些地方有失偏颇,或者有考虑不周之处,希望父母们可以和我交换一下想法,也希望某些父母可以得到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去一些问题的机会。我会很努力的不让这篇文章变成烂俗鸡汤——)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re proud of.(我希望你为你的人生感到骄傲。)—————《本杰明巴顿奇事》
之前读到一句话,大意是说:“成功的标准对于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请尊重这一点。”
是啊,每个人向往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没有人可以评判哪种是对,哪种是错。
哪怕我选择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是,我的人生之路,终究只能我自己来走啊……
〈—〉“假自我”
我的爸爸对我的人生是如此规划的——“大学毕业后考个公务员或当个老师,然后早早的结婚生子。 ”——事实上,我完全可以理解他的规划,这相当合理:当个公务员和老师,早早结婚生子,用社会标准来看,这是很稳定也很实际的活法,而且保证不会招致非议。
从任何方面来看,这都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从任何角度来看,我爸爸都是为我好。
但我并不觉得这是我想要的人生。
而我想要的人生是什么,他其实从来没有关心过。因为他觉得那并不值得在意——
“假自我”这个概念是我从武志红的《巨婴国》里第一次读到的——这一类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却把世俗的评价看的极重。而且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梦想,所以也不会尊重别人的梦想。
拥有假自我的人往往会在符合世俗成功标准和拥有幸福感之间划等号(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正视和重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因此根本不明白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只有成绩好,老师和同学才会喜欢你,你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只有打扮的光鲜体面别人才看得起你”……这样的人,也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这无异于是再次用世俗标准绑架了孩子。
弗洛伊德的“三驾马车”(自我,本我,超我),水面之下是潜意识(这个理论超经典而且超有启发性)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时期,就像刘墉说的,“活在镜子和别人的眼睛里”。那时的我常为自己不够符合世俗标准而自卑,别人的一句恶语冷言就能让我哭泣。
后来本我和超我的剧烈矛盾还让我患上了抑郁症和焦虑症,不过这种矛盾对我的成长而言还是相当有益的……当然,这是题外话了。(不用担心,我好的差不多了,并且打算写下自己是如何自愈的。)
也许这些拥有假自我的人的确可以活的很“成功”,但他们却很难幸福感,因为他们把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眼光和永无止境的攀比之上——
可以说,因为太过看重一些虚无的东西,他们的内心也是空虚的。
这样的人多半活的很累——他们忘了: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
【樊笼随想】“请不要用你的成功标准绑架我的人生”〈二〉偏见与保护欲
我的朋友A热爱音乐,她的天赋也曾被许多老师认可过——
但她的爸爸认为,艺考这条路不是正经人做的,他甚至告诉自己的女儿,学艺术的但凡想要出头,就一定会被潜规则。
当A告诉我她爸爸的言论时,我立刻明白,这就是所谓的“独裁型父母”。
过度的保护欲和控制欲,以及他们的偏见,让孩子无法喘息。
的确如此——后来她告诉我,她的爸爸不让的坐出租车,因为曾经有女孩单独坐出租车而被奸杀;她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时,她爸爸一下午打了十几个电话……诸如此类,对女儿的关心也成为了对女儿的束缚。
而且,独裁型的父母才不会换位思考呢——他们认为,因为自己生活经验比孩子丰富,所以自己的一切决策都是正确的。
至于孩子们啥想法……They don't give a shit.(这样的人其实也都是假自我吧,互为表里,妙啊)
再接着说说A的打算吧——她的成绩并不是很好,即使不学音乐,也只能上专科学校或者春考,但是如果学音乐的话,最次也能上个本科。学艺术比较烧钱(她家不缺),但择业面其实也没有她爸爸想象的那么窄(我的一个哥哥就是音乐生,如今收入颇丰)。
最关键的是,她喜欢,所以她甘愿为之努力,也甘愿受苦受累。
但所有的规划和愿景,都被她爸爸一手捏碎了——她和父母谈过,离家出走过,绝食过,争吵过……但最后只有妥协。
她回到了学校,但每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可怕的是,像A这样的人,我的身边有很多。
甚至包括我在内(好在我的母亲比较开明,她尊重并支持我的决定,这也是我为啥这么有底气和动力的原因)——我想去学习外语,作个翻译、心理咨询师兼作家(好吧,很幼稚),但我爸爸粗暴的打断了我——
“你还是去当个英语老师吧。”
OMG!!!!!!
老爸,我爱你,但不带这样玩的。
【樊笼随想】“请不要用你的成功标准绑架我的人生”2019年4月,喑耳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