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22年年度写作营(齐帆齐商学院)

20-思索 I 自己“打脸”,何痛?

2022-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千奇百百

齐凡齐微刊

有一些个别现象,让我多次想到“打脸”这个词。

在网上,打脸是这个意思:

打脸,脸在这里其实代指的是面子。打脸即自己打自己嘴巴、前后的言行不一。 通常就是对某个贴或者某人的言论进行否定,吐槽,揭露真相等等,这种否定可能是来自别人的否定、也可能是自己对自己先前言论和行为的否定。

1

前天晚上,我在网上公布了一篇日记,说的是我希望自己实现早睡早起的目标,其中早睡目标是10:30,早起目标是6:30,当天早晚距离目标都只差半个小时。

结果,昨天晚上,十点半,开始养神,可不知何故,就是睡不着了。

十一点,依旧毫无困意,打开APP听书,期盼着自己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十二点,还是没睡着。 辗转反侧呀,打开头条,不如就看看新闻?

一发不可收拾,八卦的心都激活了。

看普京的新闻、疫情的新闻、冬奥的新闻,一个接一个,很快就到凌晨一点半了。

哎这么晚了,再不睡,明天上班要“休克”了。

感叹:潜意识竟然公然违背自己的目标。


2

一位朋友讲,他有一次被领导选中,要面对所有同事做一场培训,这让他兴奋不已,成就感爆棚。

在培训会上倾囊相授,大谈自己的亲身经验,并对可能拿下的项目做了预期汇报。

这让领导很满意,让其他人要多向朋友学习。

可麻烦的事情来了,过了几个月,朋友经手的项目接二连三的出问题,当初分享的经验,放佛一点都派不上用场。

反而自己还说出了同事们曾经说出的借口,来解释为什么项目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他暗自神伤,感叹计划赶不上变化。

还是那时那刻的他想在领导和同事们面前表现一番,获得好评,夸大了现状,低估了目标难度呢?


3

有个社会心理学的现象叫做自我阻碍。

是指:为了避免万一不能达成目标所造成的自尊受损,人们会故意减少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努力程度,也就是提前为可能的失败找借口。

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说出计划之后就很难执行的问题。

因为把计划公诸于众,就等于把自己置于众人的眼睛之下。

虽然别人可能不会真的那么关注你,但你自己会形成一种在聚光灯下的错觉。 当觉得周围人都在注意着自己的时候,你的心理状态就发生了改变。

本来自己悄悄做,最后成功失败只对自己负责。

告诉别人后,就把自己置身于公众情景之下,就要考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太冒进了?”“他们会说我吹牛吧?”“这个人就是这样三分钟热度吧!”

当然,现在还是很多人会把计划、目标刻意的对外公布,本质上是为了强化自我的决心,同时让外界来监督自己,通过他律和自律双重力量,来完成目标。

所以,貌似悄悄的努力,士别三日,让人刮目相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也可以不惧“打脸”,一直在“舞台上”曝光,好与不好,索性随它去吧。

22年度年度营第19篇,字数1061,累计26477字【非主题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