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可复制的沟通力》训练营我是一期我骄傲

【我与沟通力的故事】滋养心中希望的种子

2020-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wf_37bf

      疫情期间,我参加了樊登老师的《可复制沟通力》,我要感谢佳佳老师、胡红彬老师,班长、助教老师和小伙伴们。正是这些人的“陪伴、教导和给予”,激发我们的热情驱动我们展开刻意训练,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感谢这么好的平台见证彼此的成长。下面分享一个学习沟通力之后学以致用的小故事。

        女儿即将中考,在家观看的学习视频和刷的题目基本上是“数理化”的,我问女儿:“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女儿自豪地说:“我想成为从事和数理化有关的有创造力的人。”我说:“想成为一个理性的创造者,还得有感性的表达。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感性的表达吗?”“阅读和写作。”“宝贝,说得很对,想要感性的表达还得需要阅读哲学、心理学、文学等各学科的书籍,如果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思考不同学科的价值,我们会发现,其实每门学科背后都有一套对应的思维方式。”“妈妈,您说的有点深奥,我有些不懂哦!”我接着举了例子,“你想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就得成为真正洞悉本质的高手,很多时候,人们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是从其它领域的解决方案中获得启发,如美学、历史等科目,能够极大地开阔我们的眼界和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我的循循善诱下,女儿似乎明白了什么,眼里闪着光,说:“道阻且长,行将必至。看来每门学科都要学好啊!”女儿领悟能力还是挺不错的呢!女儿从小想当冠军,于是我微笑着鼓励她说:“你的领悟能力真棒,君子不器,未来可期。妈妈看好你哦!”只有各个学科融会贯通,才可能真正通往“大道至简”的道路 。

        经过这样的沟通之后,女儿改变了想法, 规划管理自己具有的各种资源来实现她的目标。早上一如既往地读小i,中午、晚上吃饭时间听喜马拉雅的“经典名著”,有时也会找来一些历史书籍来看。我准备了一些语言文字类的题目,让她和爸爸竞赛答题,她乐意和我们互动,我发自内心地认同、喜欢孩子,就能发现孩子的很多亮点。和孩子在一起相处,我体会到了心流的感觉。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心流能带给我的,不只有幸福感,还有价值更高的东西,那就是继续下一个心流的体验。

      我发现,时代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学习过程中对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知识点的测试结果,同时更强调跨学科学习,智能时代,需要的不再是擅长执行标准化任务的人,衡量优秀不再是靠“听话出活”,而是靠“自己想招”。我和女儿渐渐有了目标,它是滋养心中希望的种子。                                 

你所寻觅的,也在寻觅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