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成瘾”话题漫谈记录
下班,偶尔会去到这样一个随意空间,聊着一本正经的天。朴素的分享,漫谈在朴凡心理,有时耳朵被叫醒,有时心被点醒。喜欢新鲜的光,进到心里来。
“成瘾行为之游戏成瘾”,本期话题和我完全不想干,却丝毫不妨碍浇灌我的好奇心。我们关心的不是打游戏,是打游戏能满足背后什么需求。
朴凡心理书橱NO.1 卡卡,现在在做心理学专题探究。 “我打游戏就是在追求多巴胺。”
不吃不喝不动多巴胺引领从早7点打到晚7点,昏昏沉沉倒头一觉,第二天早上醒来眼睛都还没睁开,手先伸过去摸到电脑开关……
“打游戏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做梦脑子里全是游戏。”…
NO.2 小陈,初中打球,是因为能“赢”;高中身高跟不上打不赢了,就不打球了,打游戏。打游戏也是为了“赢”。
他的时间表,早起打到十二点,吃饭;吃完饭接着打打到五点 ,吃饭;晚饭后散步……此处引来一片唏嘘赞叹 “哇,职业打法啊!”
被追问成绩,魔兽世界打到全国排名前五。上学期间打游戏供养了他全部学费生活费;刚开始工作时工资一千块,打游戏月辅助收入8K—9K。但他并不想做职业玩家。
NO.3 老白,高中打游戏是想主动融入同学集体,说大学打游戏是还没来得及走上正道就被坏朋友带跑,他憎恨他们,用了难听的词。大三有一天突然醒悟,时光已逝……
老白说他干什么都上瘾,打游戏、看小说、连打球都上瘾。老白调侃自己为“成瘾体质老白”。
NO.4 摩卡,小时候最美好的记忆是爸爸陪玩《雷电》。后来进了初中,不再有爸爸的陪伴,他从游戏中找到了同学的陪伴,找回了美好的感觉。高中玩英雄联盟也是为了找到陪伴。后来听明白了,是父母离异了。
摩卡有一个美好的希冀,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戏能作为一个有序的、有益的消遣载体,与生活或趋于共存。
我们一致认为,这个美好的愿望,取决于游戏开发团队所遵从的公序良俗、职业理念、社会责任感。
“ 游戏成瘾”话题漫谈记录什么状态下容易迷恋游戏?
极度承压(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家庭沟通压力…)下 或 极度轻松无聊时,容易迷恋。
卡卡提醒,游戏上手快,容易获得快感。成瘾物多巴胺的重复产生,使的趋利避害逃离现实的行为重复发生。一旦离开成瘾物,会有负面情绪产生。长期重复就影响长期利益。
如何走出游戏?
我发现他们都是自己放下了,不爱了,觉得旅游、读书、音乐…才是更好的诗和远方,才是生命更值得停留的地方。
所以,得先有意识,观察自我的意识成熟后,才有走出。
而大多数孩子,并没有成熟到会真正去看清自己。那么外力沟通就是必须的。这时候有两条路,有家长直接走了强制控制的道路。控制,就不能确定戒除和逆反哪一个先来了。现场就有一位强控下成长的大孩子,心理感受很不舒畅。另一条路就是引导,有效的引导就是用有趣的灵魂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其他有益健康的方向,逐步荒废掉游戏。心理学教授李玫瑾也在视频里讲过同样道理“聪明的家长怎么做”。
对游戏其他角度的认识
也有点积极角度的意义:玩三国满足认知需求,玩阴阳师了解日本文化,玩纪念碑谷培养审美,玩三国杀映射现实社会缩影…
会打游戏是一种天赋,没有真正职业天赋的,一定浅尝辄止,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