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第二周]霍素芹《三叶草青青》

2019-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智慧父母_bc12

                  三叶草青青

                  文/霍素芹

    “我和刘老师同年参加工作,看到她今天取得这么大成绩,我真佩服!向她们学习,就是有点晚!”这是我受邀参加“刘丽敏名师工作室"揭牌活动时,背后传来的一番感叹,当时,我就想回头告诉大家一一开始就不算晚。

回想初识刘老师时,还是她们乡校长说有位老师刚从初中下来教小学,请大家指导她。

那天上的是一年级古诗《鹅》,课堂上,刘老师带着孩子们读诗识字,分享自主识字的方法,

讲解每句诗的意思,想象画面,最后写字没有完成。我看着她整堂课急急忙忙,满头大汗,孩子们踉踉跄跄,如有人在后面追赶。下课铃一响,刘老师就对我说:"霍老师,急死我了,什么都想教给他们,哪样也不扎实。”我就问她,上这节课前有多少学生已经会背这首诗了?她说大部分会背。我又问她现在的孩子能见到鹅吗?听到过鹅引吭高歌吗?怎样把诗句中的鹅变成眼见的形象?她说看插图想象鹅游水。我问她学生对识字写字感兴趣吗?她说有兴趣,就是有的课文生字较多,识得快,忘得也快。你调查过本课中哪些字是学生自己的生字吗?从了解学情到自主识字方法,从汉字文化到字理识字,从拓展识字途径到看图猜想说话,谈话中她学到了低年级阅读与识字教学的方法,激发了她教学的信心。

那年暑假刚放,刘丽敏老师就打电话问我暑假阅读的书目,她约了学校几位年轻老师,希望和我一起读书。客厅里,世界杯足球赛激战正酣,爱人和儿子为喜爱的运动员摇旗呐喊,我这个体育健将因着与这拨老师的共读之约,放下了绿茵场的豪迈与酣畅,在静静的书房里捧起了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教师的教育情怀与教育力量、教师的专业尊严与专业价值、教师的灵性与智慧、教师的秩序与自由,无不蕴藏在“教育阅读”中。读着,读着,我们的心灵里升腾起一团热火,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这条路指向教师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这团火,这束光,就是那一本本的书,那一次次的阅读。正如闫老师所说:“选择阅读,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活。”这个假期,我们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明白了补缺补差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疏通思维的通道。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我们也渴望觉察、理解和真正感觉到孩子们从幼儿变成少年的那短暂的时刻,也期盼着见证了孩子的成长而独有的喜悦。读书让我们的心去除了焦燥,悄悄地,成长的绿意清明了我们心灵。这一年的市语文教学标兵竞赛,我们读书会中的刘丽敏和杜红梅老师双双获奖。

十几年来,我们的读书会不断地有新老师加入,不管早还是晚,读着读着,教着教着,大家的心中与笔下都开出了花朵。正像我窗前的三叶草,它不像多种作物,错过春种,便没有秋收,它只要播种,就努力成长,不久便满眼青青。正如陶行知所言:“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熏染起许多人好学”。好学,什么时候也不算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