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幽默
谈幽默,还将之大书特书出来的,不外乎三类人。一类大师,生活惬意悠闲,言语谈吐自然流露出幽默,又爱写点文章,作点小品,于是我们便能见到一些这类谈幽默的小品或散文。如林语堂,钱钟书等。二类自以为幽默者,生活中不乏搞怪嬉笑之能,自以为得幽默之大成,遂于网络中精选幽默搞笑之问题,急急然地不乏”幽默”地谈一谈幽默,于是我们能在地铁上看到这类推文,甚至还有人集而成书,厚厚一本,就谈这幽默,从上古洪荒谈至宇宙寂灭,从异域乡野谈至国内市井巷弄,看之”受益“终身。三类不懂幽默又见不得他人幽默者,遂编文,言之幽默其实无物,俗人自笑耳。
那么,我今日写了这东西,自然也是要被归类到以上三类人中去的。归哪类合适呢?大师,我倒是想,夜以继日地想,而无人敢认,自然白搭。加之我这肚里确实挤不出墨水,这笔下也开不出笑语。所以我不是大师类。我想我应该后两者兼具,却又都不够成熟。有时,我自以为是幽默者,总想在约会,聚会时一展才华,侃侃而言,却往往成为话题终结者,气氛凝聚者。于是我又变成沉默不语者,冷眼旁观他人妙语莲花,自笑俗人耳。冷不丁嘲言一语,不想竟得意外之效果。于是我又自以为是幽默者。如此反复,两头均沾,却终是无法在此两类中任何一类得大成。
“幽默”是舶来词,来自西方。我想我应该从西方开始学。我首先想到的是手拿文明棍,头戴大礼帽,身着挺西装,足蹬亮皮鞋的 gentleman 。 这身打扮,就是在说,我文明,礼貌,优雅,高贵。但光有这些不行,橱窗里的模特也有这些,要想游走于舞会,剧院,要想获得 Lady 们的另眼相看,还得风趣,这风趣也许就是幽默。
我就开始学习了,先从电影开始,一来简单,二来直观,我又喜欢电影,它感染力又好。于是我看《真爱至上》,从头到尾,感动倒是不少,幽默却没学到,这应该是比较高深的内功,不好一开始就学,我想我应该从吐气纳息开始,再打通任督二脉方可。再看《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这次学到了一点,但电影中的行为太认真,太端正。都说二十一世纪的幽默应该带点痞痞的味道才有人喜欢。我再看《神探夏洛克》,嗯,才华横溢着风趣,帅气逼人着诙谐。这是我想要的,只是这弥而不散的淡淡的腐意是怎么回事,不能学不能学,忍痛作罢。之后又看了很多,但我想我终是学不来这幽默了,但这肯定又不会是我的错,毕竟我都这么努力了。我分析了很久,最终想明白怎么回事,因为我不是绅士,所以学不来。就像我学不来爵士,因为我一查“爵士音乐”,第一句话是:黑人音乐。所以我应该是学不来的。
我是学不来幽默了,但我应该还能欣赏,喜欢一下。所以我就谈谈我喜欢的幽默。我这人向来不会说反话,所以下面说的都很真诚。
王朔,贫嘴的幽默。都说天津人能耍嘴皮子,北京人也不赖,嘴还忒碎。他的幽默带着一股北京人特有的玩世不恭。有人说是从八旗子弟、大院子弟一脉相承下来的,现在已经印到骨子里了。认识王朔,依然是从电影开始的,米家山的《顽主》,竟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张国立,调皮,幽默。还有一贯幽默搞笑的葛大爷,当然那个时候还不是大爷。电影故事看似荒诞,却带着一种批判,反思,看起来又不严肃,倒是让人快意到底。其中”太好了,哥们儿就喜欢俗的!“ 依然是流行语。《顽主》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类似的电影,如同样出自王朔的《甲方乙方》,冯小刚的《私人定制》等。王朔的小说,我不知道看的人多不多,但这些改编自他小说的电视电影我想很多人看过,《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顽主》、《甲方乙方》、《一声叹息》、《非诚勿扰》等。当然还要说到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姜文的幽默也是我喜欢的。
姜文,这个是大爱。都说姜文的电影内涵元素很多,所以解读的也很多。这里只讲幽默,姜文电影的幽默在戏谑的台词,荒诞的剧情及笑完之后的深思。能让人思考的幽默,是高层次的幽默。我最喜欢他的台词,我想看过姜文电影的没有会不喜欢他的台词的。网络上依然流传着《让子弹飞》、《邪不压正》改编的搞笑段子。“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所以我不将我写的日记叫日记,现在写的叫随笔,或叫日志,要不也随了那句 ”下贱“ 。还有我不喜欢被动,所以我写东西,比较恣意,常常忘乎所以,我想躺着就把姜文扒拉干净了,看能不能学点幽默。我想我得再去重温一遍了。
钱钟书。钱老的作品看的不多,《围城》、《管锥篇》。但一部《围城》就已经让我五体投地,围城的幽默,带点黑色幽默,没有戏谑,诙谐的语言,却不经意间带着幽默深思。言语幽默,却又不是抖机灵。钱老说:”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看《围城》,想笑却又苦闷,男人看《围城》,总能从方鸿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其狼狈不堪时,想笑,却又不免苦涩。《围城》还有一部电视剧,陈道明,英达主演的,剧情完全尊重原著,演员演技精湛,看过两遍,现在想来找时间还能再看几遍。
我喜欢的幽默还有很多,写着写着怕是没有尽头,但我现在想先睡觉了。所以关于李敖、古龙、王小波,韩寒就不写了,写了像卖咸鱼,多了容易通胀。
最后用钱钟书和林语堂两老的话结尾,也许对我的幽默感还能再挽救一下:
"幽默者是心境之一状态,更进一步,即为一种人生观的观点,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
”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