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焉」“屈服”在区块链的“淫威”之下
区块链是什么?还是百度看看吧,那里有很多基于比特币和以太坊调配出的美味栗子。当然,这只是区块链用途中的小小一部分。
区块链从“深山无人识”到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相提并论。可见浪潮之巅上的人们对这个玩意儿推崇备至。但是,要说区块链和信息技术一样,能自成一个时代,引发一场时代级别的革命,似乎还是任重而道远。至少,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惠及大众的地球村。而区块链,目前还停留在资本追逐的狂热阶段,和前几年的P2P热潮何其相似。当然,不否认区块链比P2P境界高很多,只不过,触及国家监管层面,就算是上帝也得下马来。所以,区块链革命?犹未可知。
区块链的商业化,实在没找到多少案例,但还是借助一些蛛丝马迹来调侃调侃。
我对区块链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回答,这三个层面刚好概括了区块链的一干特质。
从技术层面上看,区块链是一门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分布式意味着去中心化,所以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本质的一个特征。
从哲学层面上看,区块链是一种生产关系。没错,就是马列主义里所说的生产关系。在这里,每一个个体(甚至物质主体)都是独立存在却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的,所以,匿名、独立、协作也是区块链的特点。
从人类学层面上看,区块链就是一种互联网共产主义。它毫不回避人的自私,反而利用人的自私来建立一套具备公信力量的信任机制。所有人都是这套机制的创建者和维护者。他打破组织结构,形成一种完全自治、开放、公开透明的生态系统,并自主循环发展,通过一套激励相容的特殊机制实现自我的优化和升级。
一句话概括,区块链的特点就是一群无组织有纪律的独立匿名个体,他们各怀鬼胎地参与到一个完全公开透明的虚拟环境,共同建立起一套自成长的生态系统。
区块链最早的应用应该是比特币,一个神秘的日本男子——中本聪利用现有技术,巧妙地进行整合设计搞出来的。在这里,区块链呈现的其实一个公共的账簿。在这个阶段,属于区块链1.0——数字货币。
区块链2.0,是数字资产和智能合约的阶段,也是当前对我们来说最有直接利好的阶段。
因为区块链具备的完全独立性以及开放透明的特点,所有虚拟资产都具备被打上无法更改的标记的能力。比如一篇文章的署名,一款软件的版权等等。数字化版权成为一种新的可能。其中伴随着的也就是无抄袭和无法抄袭两种历史影响。
还有智能合约。比如你要购买一份保险,保险的另一端不再是保险公司,而是一套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它能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计算,算出你应该缴纳的保费,并在你申请理赔的时候,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将精确的理赔金额转入你的账户,实现效率最大化。
类似的还有证券交易、股权众筹等等。
数字身份证目前也开始蠢蠢欲动,而在区块链技术的作用下,很快就会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概念。再加上物联网的飞速发展,虚实结合的世界,也许会是一个全新的区块链时代。
然后,就是区块链3.0耀武扬威的时候了。
区块链3.0不再只是针对某一个服务或者产业进行影响,而是针对多个产业链条的改变,是直接对商业结构进行改变。
分布式商业组织的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
分布式商业组织,就相当于一家公司去掉了股东、老板、员工。完全处于消费者维护的状态,甚至于便是消费者自己创立的。具象而言,那就是一个完全共产的商业平台,去掉了所有权、放弃了对所有运营数据的控制,基于数字token的经济机制。
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改变了全球金融市场。那么,如果有这么一家分布式商业组织出现,引发的又是什么呢?
当然,区块链的发展至少在现阶段是无法做到去中心化的,一个无政府的国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前车之鉴不得不说,但未来就不好说了。所以,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区块链一定会在去中心化与中心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好像第三方支付一般会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存在方式,做出符合时代背景的行为。
不管区块链前景如何,其“共产主义”的理念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未来我们也许会生活在一个透明的世界里,甚至于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赤身裸体地四处奔走。
但反观这样的发展,却又不得不佩服先人们对返璞归真这四个字的真切定义。终点未必是终点,起点也未必是起点,一切只取决于它是否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毕竟,有可能说“屈服”于区块链的“淫威”之下,恰恰是我们想要或者应该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