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实施南海能源战略
“坐井观天杨周臆语”之八十一
西昌航天杨周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现象、问题的谩骂、抨击中,我们还需要针对问题提出解决之道,要为问题的解决而付出努力。做一个冷静的批评者和热情的建设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是我们广大网民的情感所在。为此,“坐井观天杨周臆语”专栏将陆续与大家分享我的意见!
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疯狂肆虐,全球经济出现了剧烈的动荡,由于石油需求的急剧下降,导致用量与产能之间出现了巨大落差,使石油价格出现了创纪录的下跌。由此,世界各国纷纷想方设法地囤积低价石油,但却发现没有什么好的设施或多余的设施可以储藏石油,于是打起了油轮的主意——即用油轮囤积石油,以致油轮的日租金上涨数十倍。
中国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油轮经过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回到我国。由于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生产国,存在大量的产品出口需求,而远洋运输业所需要的大量油料只能通过沿海地区的炼油厂提供。因此,我个人认为位于进出航线枢纽位置的南海是中国最好的原油战略储存地和炼油厂所在地。
我们应在南海地区主航线上找一个面积足够大(如果面积不够,可采用填海造地方式进行造岛)的海岛,在岛上建设一座世界规模第一的超大型炼化一体化的生产基地,从波斯湾回国的原油直接卸入海岛边的海上浮动原油储备库中,原油储备库通过管道与石化基地直接联结,石化基地生产的航空煤油、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又通过管路方式直接储存于海岛旁边的半潜式海上平台中。
其石化副产品则通过浮桥方式与产品发运码头(产品发运码头与海上浮动原油储备库是一体的,即甲板上是产品发运码头,下部储存原油)相连,并通过产品发运码头转运回国。也就是说要在南海地区实现原油储存、石化生产、油料储存的功能。当然,如果一个海岛不能提供足够的储存和生产能力时,我们还可以在南海再找一个海岛建设另外一个原油储备库和石化基地。
我们要让至少30%比例以上的从波斯湾回国的原油在南海地区实现储存和生产,石化基地将原油生产为石油产品后,石油副产品和一部分油料送回国内,一部分油料就近提供给航经此线路的所有中国轮船、军舰使用,实现我们在南海区域内航行所需油料的完全自给。另一部分油料则作为战略储备存放于半潜式海上平台下部的储备油库中。
因为南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将南海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给养补充基地后,前往欧洲、非洲、印度洋方向的船只仅需携带足够到南海的给养就可出发,到达南海后再进行补给,从欧洲、非洲、印度洋返回的船只也同样只携带足够到南海的给养就可开航,从而使航行于这条航道上的所有船只给养携带量大大减小,从而增加货船载运量,降低单位运价,节约航海成本。有了半潜式海上平台和海岛上的石化基地后,我们还可以在南海地区实现产、炼、存、用一条龙的石油产业链,提升南海地区石油开采规模化水平。
我设计的半潜式海上平台为圆锥体结构,锥底为甲板,大部份舱室潜没于海中。平台选择圆锥体结构,一是为了能够得到最大的甲板面积,另一方面也是为实现平台的半潜方式,让大型平台的大部分舱室潜入海水中,增强抗风抗浪性,增强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加上船锚的使用,平台就可以长期稳定地呆在固定海域,并且围绕着这个半潜式海上平台还可以建成临时性或补给性军港。
海上平台的下部空间将成为一个储存量巨大的潜水式储备油库(储备航空煤油、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原油则由后述的海上浮动原油储备库进行战略储存)。由于油品存放于海水之中,安全性高,基本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不占用土地资源,不需要建设费用高昂的承重基础,整体建设费用低。可借助油料罐体的浮力,实现大容量储存。
当海上平台为军事用途性质时,其上部甲板直径为1500米,成为一艘事实上的超级航母(因排水量太大,且不存在移动的需要,因此不设置移动动力),而且由于其甲板面积和其长度远超过任何大型航母,根本不需要航母必配的价格昂贵的弹射、拦索、提升等设备,只将其作为机场使用,全部飞机都停放于甲板上,从而大节省制造费用。如此一来,可以轻易地布置各类战机驻场,如歼20、轰20等机型都可以驻场。
由于半潜式海上平台的甲板面积和长度可以划分出多个可同时使用的跑道,起飞与降落可同时进行,跑道与停机区可实现有效间隔,极大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提升了实战使用效率。拥有这样空中力量的平台其威力远超任何航母。有了更多甲板面积后,还可以布置更多对空、对海、反导的导弹发射井,形成强大的对敌火力,有了这样的攻击力量和防护力量根本不用担心来自海上和空中的突袭,只需要安排反潜潜艇在平台附近值班就可确保整个海上平台的安全。
由于平台上有大量的空间,可以配备远程或高精度雷达站进行区域内的24小时监控,建立协同性的前线综合指挥系统。建立无人机前进基地,扩大无人机使用范围。也可以在平台内设立战地医院、军火库等,还可以配备起吊设备、船坞、船只修理设备,成为军舰的战时修理厂。
具有强大功能和火力配备的海上平台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将是在军事任务中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大杀器。由于省略了配套航母的海上护卫舰队、后勤保障船只和空中保护力量,这样的海上平台造价将大大小于同等火力配置的航母编队的造价。
建议国家尽快启动半潜式海上平台的建设!以我国目前的造船业水平,我们可同时动工建设2个这样的平台,其中一个摆放在东海,这个平台主要针对台湾、日本、美国而存在。另一个则布置于南海,确保南海地区我国军事力量的优势,实现我国在南海的战略目标。
我所设想的海上浮动原油储备库就是前述半潜式海上平台的缩小版,锥底直径200——500米,由于吃水相较半潜式海上平台更浅,能够更加接近石化生产基地,可通过浮桥将集装箱装载的石化副产品送到甲板上,再用塔吊装入回国的集装箱船。
为增大原油储存能力,可为石化生产基地再增加一个海上浮动原油储备库。这时,第二个海上浮动原油储备库的甲板上就搭载民用设施:如建设一座海水淡化工厂,制备淡水的电力来自厂房房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采用逆渗透技术制备生活饮用水,然后再用电加热的方式蒸发逆渗透后的下水,在蒸发过程中收集冷凝水作为工业用淡水,实现在此区域内淡水的完全自给。蒸发后得到的工业盐作为两碱化工企业的生产原料由返航的货船运回国内。
在海上浮动原油储备库的甲板上还可以配置工业化农业生产设施,向这一区域的人们提供各类蔬菜。
由于以前南海地区补给能力低,距离中国本土远,无渔业加工能力,限制了远洋捕捞业的发展,因此,搭载一座渔业加工厂,将南海地区远洋作业的捕捞船所收获的渔业产品全部送到这里进行就近加工,深加工后的渔业产品由返航的货船带回国内,就可极大地推动远洋捕捞业的大发展。
电力是我整个构想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为此,我建议在海岛上建设一座核电站,输出电力以满足超大型石化基地、大型半潜式海上平台(军事用途)、海上浮动原油储备库及所有人员的生活、生产所需。有了核电后,南海还可利用大量的电力从事短线钢铁生产——建立以拆船业为龙头的钢铁产业,将中国现有的所有拆船厂全部迁往南海群岛,拆船业产生的废钢铁就近用高频炉进行冶炼,走短线钢铁之路,生产建筑钢材和型材。所生产的建筑钢材和型材全部用于南海开发的经济建设。拆船业是个污染比较大的行业,将拆船业迁到南海诸岛可以为沿海地区的发展腾出发展空间,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南海的地理位置、空间优势可使它有可能成为全球拆船业的最大集中地和产业群,其市场份额有可能达全球70%以上。
土地是南海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我曾撰写了《设立南海经济特区 以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确保南海主权》《设立南海经济特区 全面启动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等文章,大家可上网查找了解更多信息。由于南海地区适宜生活的土地很少,土地资源宝贵,员工生活就不占用土地资源了,我考虑采用改装报废油轮的方式以满足石化生产基地员工、半潜式海上平台上的军事作战人员等设施的所有人员的生活需要。将报废油轮的动力系统等不需要的设施全部拆除,报废油轮的油舱继续使用,然后用锚固定于半潜式海上平台附近海域,将报废油轮甲板以上部分改造为豪华邮轮式的生活舱室。在改造的过程中,为增大活动空间,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议将同规格的两只报废油轮上部采用钢结构联结为一体,即改造为双体船,以增大抗风浪能力。
为确保物资输送和人员往来交通的需要,由于是永久性使用,可以考虑将前述的浮桥更改为钢结构公路桥,公路桥从石化基地出发到达产品发运码头,再经过半潜式海上平台,最后到达员工生活区。电力线路、原油输送管道、成品油输送管理、通讯和控制线路在分层和物理间隔原则下全部使用钢结构公路桥主体进行铺设,以方便维护管理。
由于有了核电作为能源,因此,陆上交通全部采用电动汽车,海上交通也使用我所设计的电动船(请大家网上直接查找《电动三体式专用船是近海船只发展的方向》或“西昌航天杨周”)。
这个社会是我们所共有和共享的,也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的,我们有责任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现实,让我们用激情和拼搏精神,共同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