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复杂的,儒释道三家对人的分类看法有什么不同?

2020-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榆木斋

人是复杂的,儒释道三家对人的分类看法有什么不同?

文:枯木

社会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并且每个人都不相同。人是复杂的,不同的遗传基因,以及不同的教育、传统、信仰、习俗、经历、价值观等环境影响,形成一个个形形色色的人,从而组成我们现在这个社会。

关于人的研究,可以说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历史,其实就是研究人的历史。现代管理学无不以西方学说为圭臬,其中关于人的行为研究,大多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基础。其实,我国古人对人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并且在各种著作中都有许多经典的点评和概括。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干,儒释道分工合作,儒家处于统治地位,以儒治世,以佛养心,以道修身,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一种综合文化。而其中关于人的分类出发点不同,因而也各不相同。

佛家心怀一颗慈悲之心,普度众生,认为众生平等,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只要经过修行就可以达到“佛”的状态。然而作为一种信仰,必须有崇拜的对象和目标,于是,佛教把修行目标依据修为高低分为佛、菩萨、罗汉觉行圆满,自觉觉他,处于有情和无情之间;菩萨尚未达到觉行圆满,觉悟尚有情,自觉觉他;罗汉觉悟却无情,自觉不觉他。

而针对众生,佛教虽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佛性,然而仅仅是从根性上讲解,然而由于人被众多业障蒙蔽,因而把原本的佛性压制了,这也是为何要修行精进的原因所在。于是,佛教对人的分类,虽然没有明讲,然而也进行区分,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好人和坏人,所谓的好人就是积德行善,一心向佛;所谓的坏人,就是造孽深重的人,要坠入地狱遭受苦难。

道家是发轫最早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奠基之石,儒家和佛教都不同程度借鉴吸收道家思想予以表现。道家和道教不同,道教产生时期较晚,是一门宗教,而从对传统影响来说,道家思想才是最正统并且影响最深远的。

在道家思想中,认为万物起源于“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且针对万物进行不同区分,总体来说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类,到了后来的道教,更是非常庞杂,我们就不展开来说,抛开神、仙、鬼、灵等信仰对象,就其对人的分类进行简单描述。

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就讨论了人的分类,黄帝根据人的寿命长短,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与天地同寿,属于神仙系列;

至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也是寿命久远,归于真人;

圣人:“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寿命百岁以上,为圣人。

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比一般人长寿,谓之贤人。

从上面可以看出,道家是从养生角度探讨,仅仅从寿命长短方面进行分类,总体意思是人们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样才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佛家和道家对人分类,只是从养生和修为上进行简单区分,而对人进行细致分类的,当属儒家。儒家以治世为主,因而对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进行评价,从而确立了几千年来社会公认的标准,也是现在我们社会对人的看法的主要依据。

儒家对人的本性,不同的思想家看法不同。就从本性来说,孟子认为“性善论”,荀子认为“性恶论”,告子认为“无善无不善论”,不过都认为后天可以改变,因而都主张通过教育和法制进行引导。

而对于人的身份地位,儒家大致都具有相同的看法,那就是“君权神授”,支持社会等级制度划分,正如《荀子·君子篇》中有:“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另外孔子孟子等都建议以民为重,如《荀子·哀公》有“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尽心章句下》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过二人只是表示要关注民生,并不是反对等级制度。

儒家以上的分类,只是本性和身份地位,还有一种分类,那就是从道德品行方面进行区分,以孔子的划分影响最大。孔子将人分为大圣、贤人、君子、士、庸人五种,《荀子·哀公》篇“第三十一”中,鲁哀公询问孔子,衣裳光鲜的搢绅士大夫是不是贤人?孔子说不一定,并且进一步解释。

他认为“大圣”是最高境界,何为大圣?“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也就是说伟大的圣人,无所不晓,合乎大道,他的作为很难被别人因循和认知,然而可以保证万物和谐运作,这样的人成为“大圣”。

“圣人”下面是“贤人”,“所谓贤人者,行中规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如此,则可谓贤人矣。”,孔子解释,贤人就是行为中规中矩,言论被天下效法,并且不因为言行而伤害其本身,富有天下,然而取财有道,把钱全部捐出去也不忧患贫病,这样的人就是贤人。

“贤人”之下,是“君子”。“所谓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故犹然如将可及者,君子也。”,孔子对君子的定义,就是忠诚守信,然而不自以为有功德;仁义有道,然而不炫耀;睿智聪慧,然而不在言辞上争辩;别人以之为榜样并且认为可以企及到他的修为,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君子”下面是“士”,原文较多,大意为:所谓的士,就是不一定能够通晓所有的道和术数,然而却有所依据和遵循;虽然不能获得所有人的赞誉,然而有所坚守和秉持;了解的知识不多,务求审慎;言论不多,然而言之有物;做事不多,然而直到为何去做。最主要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样的人为“士”

最差的人,孔子称之为“庸人”,“ 所谓庸人者,口不道善言,心不知邑邑;不知选贤人善士托其身焉以为己忧;动行不知所务,止立不知所定;日选择于物,不知所贵;从物如流,不知所归;五凿为正,心从而坏。如此,则可谓庸人矣。”,大意是能言善辩,然而缺乏知识,做事举动不知缘由,自身被“耳目鼻口心”五种欲望所主宰,这样的人称为“庸人”

到了宋代,司马光对孔子关于人的分类进行了经典评价,并且指出如何使用这些人才,这就是著名的“德才论”,《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司马光对人的区分,非常简单而且实用,那就是德才兼备就是圣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才德都没有是愚人。然而用才,圣人基本上很难找到,而君子是首选,如果选不到君子,那么宁可选择愚人,而不选择小人,因而小人有智力去做坏事,而愚人即便是想做坏事也没有脑子,容易被人识破。这段论述非常精辟!因而千百年来,一直是所有用人策略的圭臬!

然而,在任何一个时代,小人是最难发现的,并且由于小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善于伪装隐藏,表面冠冕堂皇、道貌岸然,背后却男盗女娼、为非作歹,这种“伪君子”是社会的最大毒瘤,伤害性极大,就如同目前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风云人物,如果坏事不暴露,那么就好像谦谦君子,意气风发,一旦东方事发,才发现身道德败坏、品质恶劣,无不令人深恶痛绝!正如司马光最后评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2020/5/16榆木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