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读书笔记

大白话《史记》284:知礼乐而治天下

2020-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叫陈庆红

乐者,心之动也。君子动其本。君子就是君子,心动是德性之动。

乐书·第17天

1

是故先鼓以警戒,

郑玄说要奏乐,先击鼓来警戒众人。类似促销的时候,先喊好消息!好消息!吸引过路人的注意!

《正义》解释这是引用武王伐纣的事迹,证明前面说的有德后有饰。武王伐纣,在开战之前,击皮鼓,这是要众将士紧张起来,准备迎战。

击鼓,告诉大家接下来要奏乐了。

然后「三步以见方」——走三步。

这也是古礼。郑玄说舞动之前,先踏出三步。《正义》说武王伐纣,士兵振奋,军阵前进三步,表示勇敢前进。这成了模仿对象——舞者跳舞之前,先举足三顿,表示准备跳舞了。

再始以著往,

然后这个开头再来一次,也是模拟武王伐纣往事。武王第一次伐纣到了孟津观兵,看完之后,武王说纣王尚未可以讨伐,于是班师。第二次伐纣才发生了我们熟悉的牧野之战。

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

郑玄注「复乱以饬归」,鸣金铙收兵。《正义》注复乱是平定纣王的凶乱,饬归是赢了之后,鸣金铙整军班师。两次伐纣,第一次孟津观兵是展示周的文德,给纣王看看,赶紧改邪归正吧,改了就不打你。纣王不改,才有了二次伐纣。当时奏《武舞》,击鼓警示众人,要进攻了,鸣铙收兵,讨伐结束了。

舞奋迅急速,但是不失节,象征着讨伐纣王的周兵迅速勇猛,但是又不乱。《孙子兵法》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武田信玄简写为风林火山

歌深刻而清明。

这一段仿佛看到了后来戏剧的影子。不,这可不就是戏剧的样子吗!把武王伐纣的过程在歌舞乐中再现。

2

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

乐能使仁人以坚守意志为乐,不厌倦道义;完全遵从道义,不图谋私欲。

因此音乐表现情感,树立道义,乐舞终了而道德尊显。《正义》说乐理周足,象征着道德可尊,以此来教导世人,无往不利,君子听到则好善,小人听到会改过。

所以生民之道,乐为大也。

礼如果说是形式上的约束与表达,乐是激发内心的真善美。音乐教育是最重要的。

3

君子说:礼乐不可以片刻离身。学习音乐以治心,则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就油然而生了。这四种心情发生,自然就会快乐,快乐则安宁,安宁则长久,长久则合天理,符合天理则像神一样得到尊重。天不说法而有信,神不怒自威。

学习音乐以治心,学习礼仪以端正仪态。仪态端正就能表现庄重恭敬,庄重恭敬则体现威严。小时候,大人说不要抖脚——端正仪态。

心中只要有一丝不和不乐,卑鄙奸诈的念头就会乘虚而入。外貌有一丝不庄重恭敬,轻慢的念头就会乘虚而入。所以说乐是内心的体现,礼是外表的表征。乐的目的是和,礼的目的是恭顺。内和而外顺,那么民众看到他的脸色就不会和他相争,看到他的容貌就不会有轻浮怠慢的表现。

道德光辉发自内心,民众没有不承听的。言谈举止表现于外,民众对他没有不顺从的,所以说「知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

举措!懂礼乐,治天下无困难。

打完,收工。

明天,继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