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7722149/73c2a0289ba0fab2.jpg)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事谈判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Francis Bacon Essays
![](https://img.haomeiwen.com/i7722149/3d0a776ed8fb8280.png)
读书是件很神奇的事。人人都承认读书很重要,但真正去读的很少,近日又到了一年一度朋友圈晒书大赛,各类高大上的书籍充斥朋友圈,配上独自思考的主人侧相,搭上冒热气的茶、咖啡,身边一夜之间突然多了许多哲人、智者。但真正去读的有几个?网络上随意找几篇书评,找到几个问题虚心请教,只能得到汝非吾道中人的鄙视。一年过后那几本书仍旧躺在书架上吃灰,甚至连封面都还包着塑料。
人人都承认读书有好处,但真正得到这种好处的有几人?学校、专家都在推广亲子阅读,紧跟时代潮流的虎爸虎妈们开始还乐此不疲的晒个朋友圈;但数周后只剩下孩子读自己的,参与者变成摄影师,所谓共读最终沦为家庭的一项任务。
也许是读书实在太重要了,重要得只能敬而远之,不敢轻易去接近,可以仰望、可以凝视但不敢尝试;一旦鼓足勇气拿起书你又会悲哀的发现自己根本看不进去,读书成了帮助睡眠的最佳办法;更悲哀的是自己一不小心成了社会的小众群体,成了“圈外人”。
也许是读书实在太有用处了,有用得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去实践才能得到回报,而时间却是最稀缺的东西。身边有多种可以得到短期回报的事情,虽然长线投资回报率更高风险更低,但还是获得眼前的利益最合适,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到获利的那一天。
如果每天坚持拿起书去读,时间不用长半小时足以,把它当作如洗漱一般每天必须去做但又不太重要的任务,只要坚持5周,你会发现读书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读书甚至成为你每天的日常。
重要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你自己的选择;有用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你的坚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7722149/31a4fed397f529dd.png)
成年人为什么不喜欢读书或者说读的书那么少?有的人说我一辈子的书都在学生时代读完了;有的人说我那么忙,哪有时间读书?有的人说上班太累了,根本静不下心来读书。
据统计全世界有据可查的书籍共有129,864,880本,一个人每天读一本全部读完需要36万年,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只专注于读书,并且阅读技巧高深、记忆力超群,一天可以读10本,全部读完也需要3万6千年。以上数字还不包括每天新增的出版书和电子书。那如果我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呢?比如科普类的这种相对小众的书籍。很遗憾,不完全统计科普类的书籍至少有10万本以上,所以人是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哪怕只读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书也根本不可能。
仔细计算一下自己每天的时间使用情况,你会发现无论事情有多少、多忙,半小时的空余时间一定会有。如果缩减一些刷微信、微博和玩手游的时间,挤出一个小时并不是太难的事。对于自己可以做到但又不愿去做的事情,我们总是会虚构一些理由进行掩饰,最终把虚构当成了现实,并逐渐沉浸其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谁都不喜欢早当家,只是遇到的困难比别人多,不得已而被迫选择早当家,结果早当家的孩子一般都要比同龄人更具备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
我们羡慕或者嫉妒的那些人,都是主动或被动选择从虚构中醒来,直面残酷的现实,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去修正方向。不断的撕开结实的肌肤,直视血淋淋的内心而后重生,直面人生的真实。被动者只有几条选择,主动者则有更多的选择,而进行主动选择的大部分都是喜欢读书的人。
龙应台对安德烈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7722149/9f68b6e50410167e.png)
读书,才开始时看似没什么用,但当机会到来时,它将会改变你人生的轨迹。
大学同学C毕业后进入了组织内,他出身农村没有任何背景,为人本分不会吹捧,也从没有得到特殊关照。在到农村最基层工作五年中,在远离城市的农村里用读书渡过无数个孤独的夜晚。按惯例调回城里后,他成为不起眼的众多基层小科员一名。单位每年订阅、很少人会翻阅各种杂志都放到他的桌子上,他用每个月的微薄工资中的二分之一用于买书,虽然他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用,但他没有改变这个习惯,何况这还是一个好习惯。当面临材料任务时,别人总是找各种借口躲避,只有他站出来说我来试一试,虽然才开始水平确实不怎么样,经常出错,但他还是乐此不疲。三年后,一份极为出彩的工作报告让领导注意到他,从此他成了单位的第一笔。现在,他是当地最年轻的副县级领导。
读书不会改变你的命运,但可以改变你人生的走向。你不知道机会出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但打下的基础会让你在机会出现时第一时间去做出合适的选择,因为你比别人的选择要多而且更加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7722149/4da78ae09847d823.png)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源动力,可以是金钱、是升职、甚至是满足虚荣;接受自己的源动力,不要在意好坏只需在意得失,哪怕因为动机不足够伟大而被别人轻视、质疑,但这条路已被无数人证明是可行的,只需去坚持,必定会得到回报。单纯的看书得到的只是知识,知识并不是力量,能够付诸实践的知识才是力量,行者与说者之间,虽起点相同,但十年后你且再看,实则隔着千山万水。
读书是一个人的事,归根到底是属于个体的一种能力,从中获得某类知识,得到某种体验,打破某种惯性,迭代某种认知。
读书是一个人的事,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去读,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从而激活自身的想象力、放大自身的好奇心、培育自己的意识、保卫和维护自己的思想,对于习以为常的事情,主动去分析思考,而不是理所当然的被动接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7722149/c31cd60e7fddf783.png)
在中国古代读书可以做官、可以当士绅、可以做教书先生,无论是哪一种都有体面的身份。读书到一定程度通过了官方认可,还可以获得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凭借读书人的身份,要养活一家老小相比农民要更加容易。读书成了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之一,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如果非士农工商出生,就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才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当今社会,读书是获取知识最廉价最公平的途径。不少人觉得读书少也没啥,小学、中学成绩差的同学长大后不少人都成了有钱人。你只看到了他们光鲜的一面或者说他们想让你看到的一面,实际上他们读的书并不比你少,甚至读的更多,而且他们更加看重下一代的教育,更看重读书。他们深知读书少带来挫折和磨难,深知读书是唯一不分出生和阶层就可以成为赢家的捷径。
读书所带来的收益属于稀缺资源,读书必定要耗费一定常量的时间,时间已成为极为稀缺的资源,有些人将人划分成不读书的大部分和读书的少部分,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壁垒。他们还把书籍神圣化,想要突出读书人的优越性,彰显自己缓慢攀爬知识阶梯的高大伟岸身影。
世上本没有读书的壁垒,只有各自获取的独特体验。读书不需要静心,但读书可以让你静心,然后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小世界,消除自身的苦难,温柔的拥抱这个世界。
读书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但绝对是值得你去做的一件事。
本文首发于https://www.toutiao.com/i6682759893075624451/,已获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