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7)噪音和雪
宿管阿姨的小白板上写着:“明日 中雪 -6~2℃ ”
一月,南京最冷的月份。信息考试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来,小高考的小四门课越加越多,前几天甚至搞了一个“百日冲刺”。
提到百日冲刺,苏荇不自觉勾了勾嘴角。还真有点怀念一个月前的日子。
高中就是这样,每一个阶段都不太一样,而小高考复习阶段,无疑是最痛苦的,怎么说?
文科生每天被物理生物轰炸,理科生则要接受政治历史的洗礼。
好在今天已经是期末考试第一天,考完了数学语文,只差英语和小四门的模拟测试。
苏荇刚走出宿舍大门,就被冷风钻了一脖子退了回来。刚洗的头发还湿哒哒的,围巾不能带上,苏荇就干脆把校服内胆的帽子戴上。
顺势瞥了一眼小白板,中雪,零下六度。又降温了,苏荇心想。至于下不下雪,已经没什么意义,自己早已经过了那个会因为下雪而开心很久的年纪。
再次走出宿舍门,苏荇去食堂买了一个烤红薯,选择了一条刻意绕远的路,借着路灯的微光,在寒风中慢慢踱着,走向教室。
比起早一点去班级晚读,苏荇宁愿多冻一会儿,享受难得的独处时光。
刚上二楼,就听到四楼传下来的读书声,苏荇皱了皱眉头。
噪音,这对于她来说真的算是噪音。
刚进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教室里已经乌压压的全是人。不用说,老蒋一定坐在讲台上,用他的眯眯眼不停扫视台下埋头读书的孩子们。而教室后方,座位之间的过道里,全都是自愿站着读书的同学。
有几个男生死命的提高音量,仿佛声音越高就能得到更多的分数;女生的读书声快速而又尖锐,仿佛能直接插进你的心里。
到座位坐下,旁边的易欢尖细的的嗓音传来,因靠得太近,听起来极为刺耳。苏荇用手用力的堵住耳朵,翻开政治书,默默读了起来。
“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苏荇抬起头合上书准备回忆一下刚刚背的关于矛盾的内容,就看到前方的教室门被打开,年级组长老秦探了头进来,向老蒋招招手把他叫了出去。
“老蒋监视器”终于离开,苏荇松了一口气,习惯性拖起腮,朝窗外看去。
不一会儿,门就又开了。老蒋走到教室前方最中间位置,用小木棍敲了敲讲台,直到敲了第三下教室才完全安静下来。
“同学们啊,”老蒋用他一贯平静而又温和的声音开了个头,“我现在宣布一件事啊。”
“才接到最新的消息,今天晚上到明天会有大到暴雪,南京市所有中小学都停课三天。学校已经给你们的家长发了信息,你们也可以去打一打电话,能回家的尽量都今天回家。”
话音刚落,教室里瞬间齐鸣。有人冲出了教室,往公共电话那儿跑去,有人就直接借用老蒋的手机和家长确认。
一时之间,大家仿佛“兽性”爆发,再也没了读书的兴致,整个西田外国语学校完全没了外界传言“严肃认真”的形象。
水房旁边的公共电话队伍已经排到了厕所,老蒋的手机也已经被人团团围住。苏荇灵机一动,裹上围巾,小跑回宿舍打电话。
和爸爸确认了下差不多的时间后,苏荇就收拾了下东西,准备回到班里等待。
刚推开教室门,迎面撞到一个人。
程冬。
怎么会这么巧。他的校服外壳里面是墨绿色连帽卫衣,苏荇注意到,入冬以来他就一直是卫衣加外套的装扮,似乎是一种很流行的风格。连帽衫的帽子除了上课从不脱下,远远地就能从一堆人中把他找出。
他脸上还有未收起来的笑容,看到前方有人,他侧了个身。苏荇也就看到了他背后的书包,想来是家离得近,父母已经来了。
苏荇很平静地道了声抱歉,从他身侧走了过去。也没什么特别的,苏荇这么对自己说。
陆陆续续有许多家长出现在教室外面,大概等了二十分钟,苏荇也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背上书包,朝门外那个人挥了挥手,苏荇脚步明显比平时轻快地迈了过去。
“爸,走吧。”苏荇展开一个的笑容。
回家路上,雪已经开始下了,竟真的是纷纷扬扬。
车窗隔绝了所有雪花落下的细碎声响,苏荇看着车窗外零乱的雪花,心里倒是更加平静安详。
雪落下的声音,你听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