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需要
前天,我跟孩子之间有了一些分歧。他想找老师补习生物。我呢,正好跟教生物的几个同事很熟,而且她们都教得非常棒。因此,很希望孩子跟着其中的一位学习。孩子坚决说“不”。理由时:跟着我的同事学习,压力太大。他以前也曾说过,和我在同一所学校,太紧张。成绩不好,怕给我丢人;成绩好,怕同学们说是老师家的孩子有照顾。于是,我表示理解。从辅导机构找了老师。但心里到底意难平:守着这么好的资源却不能用!
孩子上了一节生物课后,回来说:“那个老师不大行,做题还没我熟。我觉得他的知识和方法有些老。”我窃喜,赶紧说:“要不,换个老师?”他也同意了。于是,赶紧联系了我们另一级部的老师,反正孩子也不认识,就说是从别的学校请的呗。但是补课的地点只能是到我家里来。一切商量好了。但孩子一听要到家里来补课,立刻坚决反对。我万万没想到,他会是这样的反应。只觉得一口气闷在胸口出不来,指责差点就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知道这位老师是怎么挤出时间来的吗?别人想请,排队还排不上呢!”我努力保持平静,转过头去,假装去拿东西,悄悄深呼吸。然后问他:“到家里来补课不好吗?还省得你跑来跑去一身汗。”他说:“我可不想保不住这片净土。”我就明白了,嗯,不是请谁来补课的问题,是他认为自己需要有一个不受打扰的安宁的地方,可以歇歇心。他的成绩不太理想,但学习压力的确很大,这个家,是他安心的地方。霎时间,反而有一点点自豪升起来,最近的家庭氛围经营得不错。
经过了小半天的心理建设,放下了我对同事的不好意思,跟她说了孩子的感受,她特别能够理解:“先照顾他的情绪感受,课可以以后再补。”
于是,我再跟辅导机构的老师联系,请他再重新安排一位生物老师。孩子很高兴。
这件事情让我再一次真切地明白: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孩子对老师有抵触情绪,老师水平再高,也很难有效果。所谓“信则灵”。
态度三要素中,情绪、认知、行为倾向,情绪起最重要的作用。
闭上嘴,太重要了。在和孩子的交流中,闭住嘴,多倾听,是第一重要的事。有一次午饭时,孩子和同学打游戏输了,挺恼火的。我喊他来吃饭,他气呼呼地说:“没胃口,我不想吃包子。”我心想:“ 这么热的天,做顿饭就出一身汗,还挑三拣四,毛病吧。”想起老师讲过的,愤怒时只要不管他,静等12秒就好。而且他是因挫败感而引起的愤怒,跟包子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于是,我什么也没说,只听他在那说:“太不用心了。”“猪队友。”“太菜了。”也就那么两三分钟吧,孩子就平静了,该吃包子吃包子,该喝稀饭喝稀饭。
关于补课这事,孩子需要的是既要舒心还要提高成绩;我需要的是放下自己的焦虑,不必担心老师水平不够而浪费时间和金钱,相信孩子自有他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