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心情随笔

隐形贫困人口:真正的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穷

2018-04-23  本文已影响235人  妈小咪

01

这两天,学了一个新网络热词:隐形贫困人口。

根据网络定义,“隐形贫困人口”是指“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的人”。

其中,还列举了这类人口的基本特征: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100块钱一张的“前男友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

总之,表面风光靓丽,实则,信用卡、花呗是拆东墙补西墙,实在补不了,校园贷、信用贷,一边用有限的金钱撑着无底洞式的面子,一边打掉牙齿和血吞的穷得底朝天。

要了面子,里子却破烂不堪。

六个字,每个笔画都扎到心尖尖上,对不对。

有实诚的网友说:“我不隐形贫困,我是真贫困”。

真正的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穷。

为了面子,拿着每个月5000块的收入,电影必须看首映、吃饭起步麦当劳、谈事情最差星巴克,矿泉水不愿意喝,至少得10+的饮品......

看上去都是生活的小事,积小成多,最后,空空如也是自己的口袋,每个月挤公交、抢地铁、奔波于城市三镇,到头来,所有努力全部被面子消费。

工作需要,适当的投资和追求,无可厚非,心中富有的人,贫困只是一阵子的事,而如果为了“看起来富一点”,就很难让人不想像,心的贫瘠,才寄希望于外在的富足,心穷则是一辈子的事。

02

真正内心富有的人,不仅专注于自我内心的充盈,更能够接纳外在的“贫穷”。

心穷的人,则更容易被外在的“贫穷”所影响,更在意外部环境的不富有,甚至会产生嫌弃情绪。

早晨,微博刷到一条视频:

三名农民工坐地铁时,由于身上衣服不太干净,不够整洁,引来一位男子的指责:

“你们这样是犯法的......”

“你们从哪里爬出来的......”

“你们不像人.......”

“你们身上有细菌......”

“你这样是讨饭......”

男子越说越来劲,越说越过份,一位农民工大叔回应道:“我不会犯一点法,你放心,我们是凭票坐车”。

很多网友为大叔的不卑不亢点赞。行得正,坐得端,有头脑,用头脑赚钱,生活所迫,需要靠体力致富时,赚的同样是真金白银,并没有靠头脑赚的钱,100块可以当200块花。

最后,视频拍摄者领头,对这名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男人无地自容,灰溜溜的下车了。

职业不分贵贱。这是小学时,老师就教给我们的道理,成年了却忘了最原始的正能量。

无论什么职业,靠双手吃饭,靠力气赚钱,衣服脏一点没关系,心脏了就可怕了。

视频中的男衣男子,便是典型的“心穷”心态。

有些人,却着一种特别奇怪的心理,用穿着、收入、工作将人分出三六九等,强调着什么样的人等级的人,该呆在什么等级的地方,一边羡慕着经济充足的人,挥霍生活,一边要求自己该有个穷人的样子,同时,对生活富足的人,抱着等着看笑话的心态。

被划分到下等层级人,就应该走最差的路、穿最坏的衣服,不应该享受任何新社会带来的便利。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那些月薪3000的打工小妹还要每天打扮,买那么贵的包?

有评论尖锐的指出提问者的心态:你内心的独白不就是想说,他们明明没我有钱,凭什么享受?

我认为,月薪3000的打工小妹,一个人吃饱,全家不愁,攒几个月钱,靠自己的能力,买多贵的包都可以,人家没花别人家的钱,没做违背道德良心的事,不影响家庭和睦团结,怎么享受都是应该的。

03

看过一个故事:

他从贫困山村走出来,甚至大学的学费都是七大姑、八大姨凑来的。

最开始,他在五线城市大学毕业,到北京打拼,一年到头几套衣服来回倒着穿,为了省公交车费,经常在票价升级的前一站下车,步行到目的地,只为了省五毛、一块的车费,如今,他已年薪70多万,在北京有房和车,还将父母从老家接出来。

有一次,与前同事一起吃饭,他抢着付账时,很淡定地用从某些优惠网站买来的优惠券付账。吃完饭后,他们又约了另一个同事去喝茶,在路上,他接到一个电话:一直想约见的品牌方负责人这几天回法国,有机会安排见面。他直接订票,商务舱已满,他二话没说订了头等舱,不在报销范围的超额资金需要自己负担。

大家疑问,为什么吃饭的时候,几十块钱也要计较,机票几千块却那么阔气,他坦然的解释:“茶餐厅有活动,优惠就是每个人的福利;打飞的去谈合作,则是我的工作职责,慢一步都可能错失良机,损失上千万。”

一个人心灵富足的人,他既能坦然的接受生活的磨练,也能在历经艰辛之后,把困难当成财富,锤炼出有魄力、有担当的内心,不拘泥于外在眼光,不计较旁人如何看他,更懂得,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

这才是真正的富有和内心的丰满。

04

关于“心穷”,有个特别经典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富商,每天回家下车时,都会碰到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守在路边找路人要饭。

最开始,富商不理他,邻居说,你这么富有,为什么不施舍给他一点什么呢?

富商说,我这样对他,恰好是慈善,他站在这里要饭,越是要得着,就越不想去奋斗,因为他还活得下去。

邻居不信,认为富商站着说话不腰疼,太吝啬了,人家之所以穷,是没路可走,才会要饭的,有路走,当然会去谋生了。

富商说,那就试试看。

第二天,富商下车去,给了300块那位穷人,并告诉他,自己当初就是靠300块发家致富。

穷人看到钱,特别开心,满口答应了富商,拿着钱,半月没见人影,当邻居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穷人又回来了,还是站在原地乞讨。

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贫穷的人,多么可悲。

心穷的人,擅长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他眼里,别人所有的获得都是容易的,于他而言,任何事都是困难的,似乎全世界都对不起他,每日悲切的生活着。

心穷的人,缺乏反思能力,无法透过表面看到本质,更难以在本质以内,去发散思维。

哀莫大于心死,穷莫大于心穷。

“心穷”的人,与拥有金钱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他如何面对生活,遇到事情,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和眼光去处理。

借用一句话:心穷的人,如一个曾经身患疾病的人,身体上的病治好了,但心理上却仍然停留在原有状态。若不加以调整,势必影响生活的质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