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研习社区块链大学井英俱乐部

【社区思考】官僚主义的产生和信用网络的构建

2018-08-14  本文已影响118人  沛文沛语

阿里巴巴的孕妇装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型企业都会出现官僚主义的问题。阿里巴巴原副总裁卫哲曾讲过一个关于孕妇装的故事,来介绍阿里巴巴内部如何治理“官僚病”。

在阿里巴巴,每年怀孕的女性大约有600-700人,由于考虑到大家每天都面对着电脑工作,会有辐射,公司就决定给每个怀孕的女员工发放防辐射孕妇装。一件孕妇装是300块,每人考虑到要换洗就发放2件,是600块,每年全公司在这项的支出大约是40万。

行政部门考虑到要节约支出,防止冒领,就要审核员工是否怀孕,让谁审核?找主管审核比较合适,但主管不能直接指导员工是否怀孕,于是就需要正规医院的怀孕证明。这样实施一年时间以后,大家讨论认为其实员工冒充怀孕的可能性极低,因为几个月后自然想瞒也瞒不了。但无法完全排除冒领的可能性,但进行研究后,还是认为不需要审核,可以直接领取。

如此取消了审核程序之后一年,行政部门再次盘点,发现公司并没有发生冒领的现象。这样,既简化了流程,节省了主管和员工的时间,提升了效率,也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信任,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

科层次构建的信任,就是一层一层的审批。这种信任的建立本身是依赖于权力,而权利来源于对于信息的掌握。科层制的结构中,信息是不对称的。那么阿里巴巴是靠一种文化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文化这种东西是最没有普适性的。你很难把这种文化扩展到其他群体中。从通信的角度来看待信任的产生。在人与人之间进行通信,每个人作为一个信息的节点。这种通信的模型是从a到b。信任的传递,依赖于人格。

每两个节点之间要进行交易,就首先都要进行信任的评估。这个现实评估的成本其实是非常高昂的。所以就会导致整个交易的成本大于交易的标的本身。

我们要发展社区制度,首先对于公司制度的优秀部分要进行充分借鉴,对于公司制度所产生出来的一切弊病现象,反人性的现象,要充分的研究理解。而官僚主义正式公司制度中所产生出来的一种非常反人性的东西。

芝麻信用的启示

芝麻信用掌握了大量用户的消费等行为数据,你去这些数据给出一个简化的信用评分,这种评分是分等级的,比如当芝麻信用分打过600分之后,住酒店骑共享单车,这些消费场景就不需要再有押金了。也很可能出现的一种消费场景,就是未来同样一种商品,一种服务,面向不同的人的报价是不一样的。其实这在今天的亚马逊上已经出现了。只是涉嫌价格歧视,还有法律上的争议。

回过头来看一看,芝麻信用这么做的一个合理性在哪里?在社会曲视角看待区块链这篇文章中,我提到一个观点,那就是生产现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由于人老本身的数据加工容量的有线通信带宽的有限,那么这个复杂的过程所对应的大量的数据跟专业的训练的知识无法通过传播有效的扩散出去。比如医生来判断一份儿体检报告上所对应的。各种复杂的专业术语最终把它输出位病人的健康状况,病人有什么潜在的疾病跟健康隐患。所以患者只需要得到一个结果,我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我哪里有问题,我需要怎么做?医生的无法把这些他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在短时间内交会给,他的患者病人。从通信的角度来看,就是这个通信其实面临一个带宽的瓶颈。另外就是两个操作系统所拥有的操作软件是不一样的,比如你给了我一个AI的文件,但是我没有adobe的illustrator处理软件我就打不开这个文件。所以在社会分工中需要大量的这种专业角色,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生成一个简单的服务,对外进行可靠稳定的输出。那么涉及到信用这个问题上过去,整个社会所提供的信用更多是基于口碑传播的,而口碑所传播的信用更多是基于人格化的信用的传播。那么这种传播是伴随着差序格局的关系逐层递减的。比如你对你的朋友是一种强新人关系,但是你对你朋友的朋友可能就构成一种很弱的信任关系了。在人际关系中,这种信任的传递往往不超过3度。

以社会分工的方式提供简化的信任供给

那么芝麻信用做对了什么事情呢?他其实是把一个人的信用数据通过建模还给出一个简化的结论,从而快速的辅助人们的决策,能这样的话可以在两个陌生的市场主体之间去建立一个低成本的信任关系,进而降低交易成本。

但是芝麻信用的问题是什么呢?首先,这么信用的数据大部分只来源与阿里系相关,这些公司的数据,它所服务的群体。都是有网购经验,有网购记录,有支付宝消费记录的这些人的一个数据。它的数据来源纬度跟覆盖的群体也就是他现在的这种顾客。其他的数据缺乏整合能力。这个过程中,因为大家都会把自己的数据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我愿意共享给其他人,尤其是大公司占有了这些数据,他拥有比小公司更好的变现能力。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打通这种数据困境呢?或者说在未来的社区形态下如何低成本的来建立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这种信任机制呢?

从追求数据的所有权到追求数据的使用权

区块链重新定义大数据的边界

如果我们采用了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后,大家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首先,供需双方因为减少了交易成本,利益能最大化。其次,从安全性的角度讲,区块链的协议可以做到比由任何一家公司集中控制数据和交易更安全。第三,从可靠性来讲,如果服务都要经过某个公司,一旦这个公司的数据中心垮掉了,服务就瘫痪了,如果使用区块链协议,除非整个互联网垮掉了,否则服务一直能进行下去。最后,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讲,采用区块链的方法可以避免用户在获得互联网服务时,失去隐私。

讲到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今天大数据医疗之所以难以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对隐私问题的担心。比如,如果将我们的病例交给一个大数据公司,那么他们就看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状况。简单地将我们的姓名和身份证号隐藏起来,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根据大数据的多维度特点,很容易挖掘出这个人是谁。

那么是否有可能让那些搞大数据统计的人,既能完成统计工作,又不得到数据呢?这件事情在过去是办不到的,但是采用新的区块链技术(今天的已经是第三代了)则可以办到,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我们在过去,需要得到一个数据实体(Entity)才能判断它是否有某个属性,比如我们得到了一个人的病例,才能知道他是否患有高血压。类似地,如果我们通过在商场购买香烟的行为,或者通过IoT(物联网)跟踪他吸烟与否的事实,我们也需要知道这个人是谁,才能将这个人是否吸烟和他的高血压联系起来。如果把人的标识删除,我们就无法实现这种连接,那么大数据统计就无法完成。

在有了第三代区块链技术之后,使用数据的方式可以彻底改变。由于近年来有很多数学家和密码学专家加入到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中,区块链在密码学上有很多新的突破和应用。对于一个实体是否具有某个属性,可以在不获得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协议问一下这个实体,你是否具有这个属性,或者某个具体的指标数值是多少,这个实体可以给你一个回答,但是你无法知道是谁作出的回答。

这样,做大数据统计的公司,就不需要获得数据,而是使用数据即可。数据的所有权则可以从几家大数据公司,交还给我们自己了。这样一来,数据资源的所有权变了,相当于生产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也就改变了。

现在几乎所有的小公司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它们在数据上无法和大公司竞争。这不仅是它们获得数据的体量小,更重要的是大家也不放心把数据交给它们。当然,数据放在大公司其实大家也不放心,只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使用区块链技术,大家可以将数据放在由区块链构成的超级计算机(其实是整个互联网)中,数据的拥有者真正实现对数据的所有,其它公司,无论大小,都是按照协议使用数据,这样一来,不仅大家有安全感,而且能做到互联网上的公平。

再进一步讲,当我们自己拥有了数据后,我们可以交易数据,从中获利,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从我和Tom Ding的交流中,我再次体会到很多优秀的人看问题确实比我们深刻,比如对区块链的理解,我们过去就没有上升到生产关系的高度。

如果能通过区块链捋顺了大数据时代的生产关系,你是否会觉得未来将变得更好呢?《机器智能是生产力,区块链是生产关系》——吴军《硅谷来信》第226封

那我们上面说芝麻信用是以一个社会分工的方式来提供一种简化的信任产品供给,有了区块链之后,我们能够怎么样更好地来构建一个信用网络呢?每个人可以像网络中提供网络其他成员所需要的数据,而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或者不损失自己数据的所有权。那么更多的人类行为数据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因为有数据贡献的激励机制,这样的话更多人就可以通过贡献数据上传到这个。区块链的把握中。而有了这样的数据收集以及激励机制,就可以收集到更多可靠的数据,那么这些更多的数据就构成了一个信用评价的基础。当所有的人的行为数据都连接到这个信用互联网的时候,那么大家的信用就变成透明的。人与人之间个题与个体之间,数字与字母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这种信用的穿透就可以通过一张可靠的网络连接在一起,那么这个时候选择成为一个大家默认共识的机制,称为守线的人会过去最大的收益函数。也就是说,个人的最大收益函数和网络的最大收益函数是重合匹配的。如果说选择做了一个。不守信用的这样的行为记录在信用网络上,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过去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在每一次交易之前去请求一下交易对方的人信用数据,是实时的信用数据,甚至可以根据交易对象的信用数据来选择拒绝交易或者提高交易的价格以避免风险。如果有严重失信的行为可能在。下一分钟。网络的其他相关协作方就。通过拒绝交易的方式来对这个失信方进行联合惩戒。

这是一种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构建,还需要时间的建立,但小范围呢?社区性的职业其实是可以。通过一种基础设施的方式来构建起来。那么,总结起来就是说,过去通过一种社会分工的方式来提供一种简化的信用产品,现在可以通过一种技术方式。来提供一个去中心化不属于任何人控制的公共产品,就像互联网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一样。未来会出现信用互联网作为我们社会生活的基础设施。

让我们这个社会的成本不再由坏人决定,让好人得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