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经典诚善者美文美德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

启发引导开悟智慧——《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58章

2019-07-10  本文已影响34人  乐道也

启发式教学,是孔老师的拿手绝招,至今仍是教育学的不二法门

孔子说:“不到他一心想弄明白却又不得要领时,不去点拨他;不到他嘴里想说出来而又难以表达时,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角落来作示范,如果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我就不再多说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之八

前面读过了招生简章,再来看看孔老师的教学方法如何。

“不愤不启”的“愤”字,左边的竖心旁表示情感,右边的“贲”通“奔”,奔走、快跑,引伸为“冲”,表示心中憋闷的情感想要冲出来,宣泄出来。古人将“愤”解作“懑”,烦闷、抑郁,心情不畅快。一个人心心念念成天琢磨着一个问题,一心想弄明白,渐渐已经有所体会,朦朦胧胧中形成了一些想法,却又不得要领,找不到突破口,心里憋得慌,心求通而未得。“启”,开启、开导、启发。“不愤不启”,意思是不到他一心想弄明白却又不得要领时,不去开导点拨他。

“不悱不发”的“悱”字,左边的竖心旁同样表示情感,右边“非”表示不对、不正确。感觉心里想得挺好,表达出来就不对了,所以没法开口说出来。古代学者怀疑“悱”跟“悲”是同一个字,抑郁在心里而未能表达出来,很伤心。一个人心里有一肚子的想法,一肚子的话,嘴里想说却又难以表达,找不到恰当的表达方式,找不到合适的话语,口欲言而未能。“发”,启发、打开、阐明。“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他嘴里想说出来而又难以表达时,不去启发他。

孔老师这手绝招,实在够狠够辣,可以说是秒杀同学们的葵花点穴必杀技。先把同学们求知的欲望和胃口吊起来,吊得足足的,接着轻轻放下,又不放到底,只是荡在半空中,就算完了,接下来就是徒儿们的事了。让他们去冥思苦想,去痛苦煎熬,去辗转反侧,直到生不如死,差不多连死的念头都有了,却又死不了,恍惚中萌生了一丝生机,想死又拼命不肯死。

“愤”是憋在心里,“徘”是话到嘴边,已是内心极度冲动,达到不吐不快的状态了。这时火候到了,到了该“启”、该“发”的临界点了。于是,孔老师只需轻轻一句话,一个字,甚至都不用开口,只要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就能让弟子的心扉顿时洞开,把话盒子蓦然打开,心中果然是豁然开朗,话语果然是一泻千里。

此时此刻,感觉如有神助的弟子们胸中会是何等酣畅淋漓,何等欣欣然,飘飘然,估计这辈子是永世难忘了。而孔老师呢,躲一边偷着乐吧,心中却又是何等自得。

由此可见,“愤”与“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状态,也是老师教学成功的最佳时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启发和诱导才会产生最佳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到最大发挥。人们所说的念书要发愤用功,要学以致用,就是这个道理。

但要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对老师来说,“愤”和“悱”是一种教育机遇。就像厨师烹饪大餐一样,火候的掌握十分重要,火候不够,味道出不来,过了,就炒糊了。这种机遇的把握对老师的能力素质是极大的考验,必须以充分了解并理解学生为前提和基础,要对教学的策略、方法、时机进行合理选择。还要有慧眼努力去寻找,并有意识地加以培育,在适当时机去诱导学生,使问题暴露出来,达到“愤”和“悱”的临界点和切入点,再加以点拨,启一下,发一下,让同学们自己找到答案。

孔老师接下来还有更绝的,叫做“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好比是孔老师的神行百变功,其功力实在了得。“隅”是角落,包括屋角、墙角、台角等各式各样的角,还有是指边远的方位,反正就是边边角角,角角落落。“反”,类推。给你说个角,也许是个墙角,也许是个台角,或者别的什么角落,反正就是举个例子给你听,这个角落如何如何。听了之后,你有没有立刻马上想到还有另外三个角落呢?类推到它们又会是如何如何呢?要是想不到,或者想是想了,却没想到那三个类似的角落,而是想到了别的什么东西,腾云驾雾胡思乱想了,那就是你没听懂,没想明白。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对不起,不说了,自己去立壁角,找个墙角落面壁思考去吧。“则不复也”的“复”,是回复、回答。“不复”就是不再说了,没必要再多讲。自己去反思,想通了来找我。要是实在想不通呢?那就没办法了。你这不是不开窍的死脑筋吗?一间屋子四个角,一张桌子四只角,给你说了一个角,你依然不知道其他三个角。你没那个悟性,我说了也没用,告诉你也理解不了,只能算了,待以后长点心眼再说吧。钱穆大师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虽有时雨,大者大生,小者小生,然不沃不毛之地则不生,非圣人之不轻施教。”你那里乱七八糟一堆石头疙瘩,雨露滋润也没用。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强调的是学习中的联想和领悟能力,“一”代表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三”代表更多的同类事物。而其中的“反”字最关键,它代表着类推的思维过程。对人才培养而言,这种思维能力的获得最为重要。这种教学方法,对老师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要精选“举一隅”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语境,在启发式的讲解中,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感悟。同时还要因势利导,使学生能够实现“以三隅反”,拓展新知识,并活学活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是有联系、有梯度的整体持续过程。所谓“三隅反”并不是局限于某一事物,还应该联想到同类的其他事物。孔子这句话后来就成为著名的成语“举一反三”,它和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意思差不多。

孔老师不愧为万世师表,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娴熟,看似信手拈来,俯拾皆是,实乃炉火纯熟,自然精妙,体现了“教、学、思、悟、得”的教学五步曲互动全过程,至今依然是教育领域中被奉为圭臬的不二法门。

其实,这种方法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教学过程,它是开悟人生智慧的一把钥匙。就拿举一反三来说,做事做人都要学会从一件事,类推而知其他许多事。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触类旁通,不被一叶障目,透过“一”的表象发现事物本质,从细微之处预判“三”的发展趋势,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审视处理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此章言诲人之法。

郑康成: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

李炳南:此为圣人教学方法。愤是学者懑(mèn)心求之而未悟,孔子乃为启示之;悱是学者研究有得而未能说明,孔子乃为发明之,使其豁然贯通。若学者不愤不悱,孔子则不为启发,以其无助于学者也。举一隅以俟三反者,乃教学者比类而推知其余也。

程子: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

朱子:上章已言圣人诲人不倦之意,因并记此,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

张栻:此圣人教人之方也,学贵于思,思而后有得。愤悱者,思虑积久,郁而未畅,诚意恳切形于外也。于是而启其端,发其蔽,则庶几其听之之专而感之之深也。

《论语正义》:人于学有所不知不明,而仰而思之,则必兴其志气,作其精神,故其心愤愤然也。下篇夫子言“发愤忘食”,谓愤于心也。《学记》曰:“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注云:“使之悱悱愤愤,然后启发也。”《记》又云:“力不能问,然后语之。”力不能问,故口悱悱也。当心愤愤、口悱悱时,已是用力于思而未得其义,乃后启发为说之,使人知思之宜深,不敢不专心致志也。

刘宗周:愤、悱,只就一人见心求通而未得,故口欲言而未能,启而发之,迎机之教也。且启发之际,又姑引其端,而不竟其说,以俟其自悟而反也,而后再告之。

《论语稽》:教人之法,迎机而导,则事半功倍。若其意不属而强聒之,则言者轻而听者厌矣。举一反三,正由于愤悱之极,乃能如此。

《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圣人施教之有方也。教人者,岂不欲尽言而无隐,但必俟受教者有地,而后设教者可施。盖教者固有欲尽之心,学者尤必有自致之力,然后教学相长,可与有成。否则,虽谆谆告语,无庸也。孔子之不轻于教,正其不倦于教之意也夫!

徐英:上章言“有教无类”,凡以礼来者,无不教也。此章言不可教则不教也。

《易经·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陈祥道:性与天道,子贡所不得闻;鬼神与死,子路所不得闻。岂非不以三隅反则不复哉?《礼记》曰“开而不达则思”,《孟子》“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此之谓也。

【学习参考书目】

《易经》 《孟子》 《中庸》 《礼记》 《论语集解》 《论语义疏》 《论语集注》 《论语注疏》 《癸巳论语解》 《论语全解》 《论语集释》 《论语学案》 《论语正义》 《论语新解》 《论语讲要》 《论语会笺》 《论语稽》 《四书解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