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海外生活《辑》

《辑》:剪影、黑白和构图

2018-01-22  本文已影响204人  萃丰

剪影和黑白的搭配,一直是我构图思路当中比较喜欢的一路。

一般来说,剪影需要在逆光的场合下拍摄,这是原教旨的含义。不过,如果不是逆光的情况下,也可以拍摄出来不错的剪影效果。我很多照片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毕竟,要凑足光、景的同时在场,还是十分难得的。

因此,我这次展示的几张照片,可能并不是特别的“剪影”。

1、武功山的松

去的时候是2015年元旦节,但是不凑巧:山上因为有人吸烟,把草场都烧没了,到处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那一次武功山之旅,没有拍到满意的彩色照片,反倒是黑白照片出了几张满意的。

这一松树,突兀地长在草甸之上。

仔细看来,当时不应该把左上角那棵松树的顶部放上去,显得多余了。后期也懒得剪裁了,主要是想保留这条流线型的山脊。

武功山上的孤松

2、龟行者

这张照片和前一张都是在那次失败的武功山之旅拍摄的。

这一张,山脊上疾走的登山者,和流线型的山脊线相映成趣。

前方被烧得只剩下顶部枝叶的松树,像是两座里程碑。

登山者的背包,好像乌龟壳。

用最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主旨,一直是我想追求的。

背包客

3、梵净山

梵净山是一座比较小众的山。我是几年前广西出差,抽了个周末赶过去的,交通太不方便了。

小众的好处就是清净。

山顶上有个简易的住宿点,大概可以供20人使用,都在一个大房间内,高低床那种。如果是女生,确实不太方便。

当时选择了步行上山,没有坐缆车。真的累!走了差不多5个小时,而且一路上就我一个人。

这是在山上途中拍的一张

当时已经是冬天,树木上的叶子基本上都掉光了

除了这一片。

像是扇着翅膀的蝴蝶。

梵净山

4、梵净山

这块石头是梵净山的标志。我觉得比黄山那个飞来石来的更悬。

梵净山之前是沉入海底的,在地形构造运动中,直接被几个地壳拱到今天的位置

所以,整个山上都是鹅卵石或贝壳的化石。

听当地老乡说,梵净山系的最高峰并没有开放。那个山顶之上有一处沙滩,原汁原味地还原了海洋地貌的风光。你说奇怪不?

风中,游客裹紧衣服。

扭捏的身体和旁边同样扭捏的石头,倒是相映成趣。

梵净山

5、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距离岳阳市很远

从岳阳出发,我几乎折腾了4、5个小时才到那里

然而天气不是很好,就拍了几张照片就得匆匆往回赶

这是一个破败的祠堂,但精致的窗花还在那里!

这个说到底,也算是一种国粹了。

岳阳张谷英村

6、一品黄山,天然盆景

黄山的地貌,在安徽、江西交界的那一带并不算罕见

但黄山的松确是一绝

拔于石崖之上,很那想象它们是怎样生根的。

而且黄山松简直是天然的盆景,不用人工的修饰,造型特别好!

师法自然,能工巧匠的手中,也不过如此了。

这张照片是侧光拍摄的,所以剪影的效果还不太好。

天然盆景

7、黄山松

这是另一棵黄山松

生长在垂直石崖之上

枝节快要撑出悬崖,令人担心起来

但又特别飘逸

中国山水画中,松树一直是一个突出的主题,所追求的可能就是这种山水自觉的飘逸感

黄山松

8、远山淡影

这也是在黄山拍的,西海附近

趁着早晨有些薄雾,拍了这张

近处还是一颗黄山松,耸立在山顶。远处,山势层绵起伏

想起了纳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一部成名作:

《远山淡影》

远山淡影

9、索菲亚大教堂

这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下午无事,就坐在广场上守着教堂

看着鸽子飞来飞去

索菲亚大教堂

如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