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意思的文章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行为向导技术(下):路径选择与效果差异

2018-07-24  本文已影响212人  洪靖

企图透过设计来改变人们行为的技术产品,可以统称为行为向导技术(behavior-steering technology)。前期提到,目前行为向导技术的主流设计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明回路机制为主的说服科技(例如手机弹视提醒你省电),另一是以暗回路机制为主的助推(例如路上间距越来越小的横线让你误以为自己过度加速)。这两个主流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常常「有心无力」——设计者有心但产品效果无力。为何如此?因为它们走的是我所谓的「膜内路径」(intra-somatic route)

到底什么是「膜内路径」?相信读者早已想到,「膜」指的就是人类皮肤。不管是明回路或暗回路,技术提供的感官资料都必须被送进人类身体之内,交由大脑处理(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之后才有可能形成动作指令。换句话说,只要使用者的意识或潜意识无法收到或读取这些资料,那么设计者的企图注定走向失败。比如说,使用者完全看不懂萤幕上的图示,或者近视严重根本看不清楚图示,那么他连受到影响的机会都没有,遑论因为影响而改变行为。

正是在这点上,我们可以仔细想想,真正推动使用者的,究竟是身体外面的资料(萤幕上的图案、地面上的线条)本身,还是那些资料在大脑中的——被接收到、被解读过——的「对应」?答案显然是后者。这就是「膜内」的真正意思:不管是说服技术或是助推,发挥作用的「东西」其实在皮肤内,而不在皮肤外。说的极端一点,从膜内路径的角度来看,直接刺激大脑形成某种神经冲动(例如在大脑插上电极引起某些幻象),其实和设计精巧的图示或暗示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让我们来看看与膜内路径恰好相反的「膜外路径」(extra-somatic route)。最简单的例子,是这个专栏经常提到的缓速丘。缓速丘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如果驾驶无视于它高速开过,往往会得到明显的回馈——身体陡然一震。这种不适促使驾驶减速。换句话说,这种行为向导技术给予使用者的不是资料,而是某种扎扎实实的物质框架。使用者并非完全无法脱离这个框架,但要付出的成本显然高于随手按掉弹出的视窗——驾驶很可能得购入避震器极好的高级汽车(当然,开直升机也可以…)。

再举一个例子:防止过度加速的油门。为了避免驾驶过度加速,车商可以设计一种「车速越快,重量越重」的油门踏板,只要驾驶越开越快(无论是否有意),油门就会变得越来越难踩,甚至在超过一定速度以后,驾驶必须使出极大力量才能继续加速。这种油门踏板显然比「减速慢行」的警告牌有用,因为就算驾驶看到警告牌时会放慢速度,我们也不可能在每条路上每隔十米就做一个警告牌。相反的,这种油门踏板一直跟着驾驶,持续且不间断塑造驾驶的开车行为。

不同于膜内路径,这种行为向导技术的设计,主要依赖身体外面的物体,大脑的接收或解读与否并不重要。换句话说,采取膜外路径的设计并不要求使用者意识正确解读资料或潜意识确实接收资料的能力,而这种特征使得这类设计通常能够跨越文化藩篱。即使某个不懂中文的驾驶看不懂仪表板上「速度过快!」的红色闪烁文字,他都能感觉到油门变得越来越重。当然,对于力强和力弱的驾驶来说,这种油门的向导效果有所差异,但这种人类身体的差异程度一般来说远小于知识与文化的差别。

由于膜外路径主要依赖技术的实体性(materiality),采取膜外路径的设计者可以透过比较简单的技术来达成目的,例如:建筑。把电梯放在比较远的地方可以增加住户或访客走楼梯的频率;迂回但有许多交会点的走廊可以促进人与人的相遇与交流。这类设计不诉求各种先进技术来侦测和分析使用者行为,只需要比较传统的钢筋水泥和土木技术。由此看来,建筑其实是一种历史久远的行为向导技术,只是我们很少这么看待。

虽然现今讨论行为向导技术大多集中于采用膜内路径的说服科技与助推,但真正且早已充斥我们生活当中的,其实是各式各样采用膜外路径的技术物。看看窗外和身旁的马路、巷子、安全岛、大门、楼梯、走廊、围墙…吧!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还能如此安全又有秩序吗?有趣的是,这样的设计从未在行为导向技术的讨论与实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点也可以从它「没有正式名称」一事看出来。

设计者为什么不喜欢膜外路径?他们的担忧究竟为何?这些担忧真的是问题吗?往后的专栏,将会逐一回答这些问题。

本文(不含图片)刊登于台湾《週刊编集》第 9 期,2018.03.1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