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的一代大文豪,豪放派的代表诗人,北宋文人秦观、李格非(李清照的父亲)皆出此门,是苏轼的门生。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一个颇富裕的家中,其父苏洵为其取名为“轼”。“轼”指的是古代车厢前面有一个横木,供人在车子颠簸时抓扶。大多数情况下没什么用,可是少了它也不行。比喻不要显山露水,不要锋芒毕露,为人老老实实,安守本分。这寄托了其父苏洵的他的期望,希望苏轼不要锋芒毕露,能够察言观色,掩饰真心,遇事不要冲动,对人不能过于坦诚。苏洵的期望并未等到实现,苏轼因太过于张狂、豪放不羁、率真且对自己主张的原则坚定而不移的性格在政界一贬再贬,宦海沉浮。
官途的三起三落、人世的悲凉造就苏轼命运跌宕起伏,毕生多桀。苏轼三次被贬,最后一次被贬往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海南,仅在北部沿岸有少数汉人,岛上居住的大多是当地的土著居民——黎族。在苏轼的被贬经历中,“乌台诗案”是较为著名的。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自己的诗文中表达对新法的不满,被佞臣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弹、舒亶弹劾指控,被贬黄州充团练副使。
苏轼在早年经历了双亲去世,妻子王闰之、王弗、朝云相继离他而去,幼儿夭折,让苏轼的晚年更是雪上加霜。在其妻王闰之去世十年后,也就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即北宋熙宁八年,苏轼在月夜写下了《江城子》,悼念亡妻王闰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在词中写道“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生活折磨得苏轼在四十岁的时候已经两鬓如霜,即使再相见,亡妻王闰之也认不出他了。
苏轼的才华在政界得不到发展,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却早已掩盖了他在政治上的失败。所以当今社会的人记住苏轼,多是因为被他诗词文学的成就所吸引,被他的词中所展现的他的才气所折服,却鲜有人知道苏轼政途上的坎坷、命运的悲凉。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列于“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的文笔纵横恣肆;诗的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苏轼成为继柳永之后第二个对词进行了全面改革,提升了词的文学地位,提出了“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在词中采用题序、典故,以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写到“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凸显出了苏轼的豪迈、豁达,不惧年事已高,依然有着上战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他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苏轼认清了现实认清了时间轮回。
苏轼毕生坎坷多桀,他也看开了世间,无论命运多么残酷,他依然豁达、乐观、洒脱。他用一生的颠沛流离,换取的是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他擅长吃,制作了“东坡肉”。贬谪让他过得更加悠闲自在,物质需求在一点点变得更差,几近匮乏,只要精神世界得到满足,所以他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他需要的是精神的满足,而不是物质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