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风花雪月
几年前,大理停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应该是天龙八部里的。
也曾听许多人提及过大理,往往都是人云亦云,大理不好,就一个古城,好商业化,不要去。
这是别人告诉我的,心智从来都容易被影响,以致于那一年的云南游偏偏没经过大理,也成了遗憾,也造就了往后的多次踏足。
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简称为风花雪月。
来过数次,其中有一次是和好友过来外,都是独身一人而至。我习惯了这种单身行走,所以也乐得自在。
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第一次总会照着别人走过的路线走一次,生怕自己自作主张走会出什么意外似的。我也如是。
抵达住下后便是闲逛古城的人民路和洋人街,吃吃当地的食物,喝喝有意思的酒水饮料,去去网络攻略特别提及的店子,身同感受一番。好的话点个赞离开前再去,不好的话再见,再也不见。
第二天便是骑车环洱海(那一年,电动车和摩托车环海还不是非常地流行),出古城,经风花雪月酒店,路过庄稼地,来到才村码头,先停车领略一番,佯装放松,伸伸懒腰,深呼吸,再骑车沿着环海西路前行。会不断路过一些村落,白族人家的村落保存地极好,当然也有一些外来的新鲜客栈酒店等,甚至有一种,面向洱海,春暖花开之意。
挺好,传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互不干扰,又十分融洽共处。
朋友说,最爽的骑行洱海应该是从古城一路到双廊古镇。环行洱海有着一种致命的吸引力,身处其中,会不知不觉地被那风那蓝那水波那树给同化,与之合为一体。
果然,如此!爱上大理,缘由便在此。
可是,我并非运动能将,唯有一路停停一路拍拍一路吃吃一路看看,便到了喜洲。
我喜欢吃甜的喜洲粑粑,和路边白族阿婆的凉粉糖水。
每一个第一次,都是生疏而青涩的吧,至少我是。因此,第一次的喜洲古镇于我并无特别之感,便有了到此一游的经历。
我对古老的事物或多或少有着抵抗心理,每一次去参观古老的房舍时,心总会紧绷着,一脸的压抑。
第三天,便是双廊。双廊之所以一下子火起来,无非是几张海地的海边照片被疯狂地在网络上传开。当年我去时,便无了古镇的韵味,处处在拆,处处在建楼房,机器轰隆隆声,泥土四处飞扬,一塌糊涂,真是无趣之极。
海地生活那一块,尽是人人人人。每一个人都在找一个空间让自己和洱海来一个亲密合照,摆一个可爱的造型,咔嚓一声。嗯!双廊我来了,双廊真美,不信,这不,有照片为证呢?有图有真相!
无聊无所事事,早早便会客栈睡觉了,隔天天亮便离开了。
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破坏了原本应有的古镇模样,是一件让人痛心疾首的事。
双廊,去了一次便不会再去了。
实在可惜!
回到古城,最舒服不过的是去人民路四中对面的快餐店,吃一份俩肉俩素白饭任吃才6元的快餐了。(几年前,现在已是10元)
我见过吃快餐最有情怀的情景,便是饭菜上桌后,掏出一小瓶白酒,倒上一酒杯,夹俩块腐乳,悠哉悠哉地喝着吃着想着,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我深深被吸引,不仅一次地盯着他看,也顾不上礼仪了。
南方人没看过雪,自然有一颗想看雪的强烈心愿。一知道苍山有雪,我便屁颠屁颠地带着一瓶水一个包子往苍山方向出发了。
爬山确实不是我强项,特别是在高原地区。上苍山需购门票,忘了是多少了。那一次爬山,所幸一路上结伴而行,才能撑得上去。山路不算难走,只是越往上,空气越稀薄,越冷。风光倒不错,几乎每个高度都能鸟瞰整个大理古城以及被洱海这个月亮守候着的白族村落。
蓝天白云与洱海相辉映,白族传统的房舍,还有庄稼地的绿和金黄,如同一幅色彩缤纷的油画。
看到此画面,我想,爬山再累,也倍感安慰,值得!
山上有座寺庙,没记得名字。山上还有一家很有bigger的酒店茶舍,人穷志短,住不起,知道就好……
再一次来到大理时,古城里的大街小巷便成了主要目标。于是也便有了大理通的朋友推荐美食店铺,我穿街走巷地去觅食这一精彩的经历。从而也对这古城渐渐熟知…
当然,环洱海和登苍山也是必须的。只是后来加了一个巍山古镇,去了一趟,见了雅雅,吃了饭喝了酒。
而后再去,便是菜市场,超市,杂物街道等等地方的游荡了。
此时,又在大理,并要定于此地。
每天最大的乐趣便是乱窜于游客稀少的小巷,寻找好玩的小玩意或是发现让人愉悦的小美好。
哪怕是一些长在瓦房顶的杂草,一束刚好打照着的某一角落,一潭流水,有或一阵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