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和“妈”,“爹”和“爸”,有什么区别?你习惯喊哪个?
这世上,什么人和我们是最亲的呢?答案可能有很多,有人说是爱人,也有人说是儿女,但我想说,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和自己最亲的应该是父母,因为在所有这些关系当中,唯有父母的爱最无私、最伟大!
父母对儿女能做到的,儿女可不一定能做到对父母也这样,爱人之间也有同床异梦分道扬镳的可能,但是只有父母对儿女,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值得依靠和信赖的人。
父母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叫的是妈妈,不管遇到什么事一开口就习惯成自然先喊“妈妈”,有时候爸爸就会吃醋:你怎么老是叫妈妈不叫爸爸?其实我也不知道,就是习惯性地喜欢叫妈妈。
有次去山东一个同学家做客,发现她不叫“妈妈”而是喊“娘”,还有一次是去河北还是河南,我听人管爸爸叫“爹”,真的,当时我觉得好奇怪,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叫爸爸妈妈,偶尔听人管爸妈叫爹娘还真有点不习惯,不知道你习惯喊哪个呢?
娘和妈,爹和爸,虽然叫法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甚至各地不同的方言还有很多其他的叫法。
父母但是通常来说,叫妈妈一般叫“娘”或者“妈”,叫爸爸,一般是叫“爹”或者“爸”,虽然这些不同的叫法意义相同,但不同的汉字有不同的来历,这就造成两种看似相同的称谓其实存在细微的差别,你知道“娘”和“妈”有什么区别吗?
“娘”字,原本是指少女,也就是姑娘,后来泛指女性,比如新娘、伴娘、喜娘这些词当中“娘”都保留了“娘”字的本意。
古人叫妈妈,实际上是叫“孃”,右边是襄阳的襄字,随着语言的通俗化和简化,最后,代表姑娘的“娘”字就取代了“孃”字。
父母“妈”字,相比“娘”字更显得现代化一点,虽然在唐朝的时候,“妈”字就有了母亲的意思,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妈”的地位要低于娘。
比如奶妈、张妈,甚至不客气地叫人“老妈子”;还有,在古代三妻四妾的家庭环境中,不管是嫡出或庶出的子女,都必须称正室夫人为“娘”,而叫二房为“姨”,至于其他妾室,则叫“妈”。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妈妈,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叫法,所以现在大部分人的习惯,都变成叫妈妈,反而“娘”这个称呼会显得土气一点,但是当我们了解了汉字演变的历史后才明白,叫“娘”才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父母“爹”字,其实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父亲,二是指祖父,比如现在有些地方叫“爹爹”其实就是叫爷爷。当然,“爹”字的本意就是父亲,把这个字拆开,上面是父,下面是多,寓意做父亲的人有很多子女,多子多福。
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爹这个称呼,只有贵族阶层可以使用,普通老百姓叫父亲只能叫“爷”,没错,“爷”字的本义也是父亲,比如《木兰辞》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里的“爷”指的就是父亲,所以在爷字前面加一个“姥”字叫姥爷,就是指祖父。
父母过去有“一辈功名三辈爹,三辈功名辈辈爹”的说法,就是说有一个人考取了功名有了地位,他的子孙三代都可以叫父亲为爹,如果连续三代人都考取了功名,那么他们的子孙辈辈都可以叫父亲为爹,古时候叫爹是需要资格的。因此, “爹”是相对高贵的父亲称谓。
爸爸这个词,虽然听上去有现代感,但实际也是很古老的叫法,早在上古时代,父亲的父字的发音就是ba,把“爸”字拆开,上面是“父”,下面是“巴”,“巴”在甲骨文中代表蛇的形象,后来有了粘连亲近,紧密联系的意思,在父系社会,父亲就是让整个家庭变得紧密亲密的支柱。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现在人们一般叫“爸”,已经成为通用的口语习惯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