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

一代紫砂宗师作品掠影6-艺人相惜

2020-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众石也

文/众石也
1948年,顾老年满33岁,这年秋天,他把自己名字景洲改成了景舟,意为“艺海中一叶小舟”,我们文化中有句俗语“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更姓”,名字是父母所授,不能随意更改,但顾老改其形,未改其音,可见其对传统文化的固守,更表达了他对技艺水平的不懈追求及谦卑心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传炉壶

顾老的的抟壶技术在当时紫砂业界已属首屈一指,这在后来他为故宫博物院作紫砂鉴定时被实实在在证实了,比如,当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两件清代陈鸣远的作品,龙把凤嘴壶和竹笋水盂,经他亲自鉴定,竟然是顾老在上海仿古期间的作品,被当作陈鸣远的作品而被收藏,足见其极高的仿制水平和精湛技艺。


双圈壶

顾老对技艺的追求的标准很高,并不是说达到标准就好,而是要达到艺术的高度,就如同其当年找对象,有三个“硬性指标”:不漂亮的不要,没文化的不要,没知识的不要。后来有一姑娘,小学教师,品貌修养相当不错,两人见面交谈很愉快,最后没成的原因竟然是二脚趾比大脚趾长出一截,按他的说法,是要看着顺眼,但要达到其标准,真的很难,他不想解释,心气高的人都是这样,志如磐石,百折不回,他的审美观,婚姻观都不可能从底线上退却。


秦权壶
顾老对壶艺及艺术境界的追求,宜兴的蜀山窑厂已经满足不了他了,蜀山的码头太小,他的目光已经越过烟波浩渺的太湖,投向那座遗留着他梦想的都市—上海。说到上海,“铁画轩”在其人生境遇中是不可或缺的驿站,这里谈笑鸿儒,往来雅杰,一些如吴湖帆,江寒汀,唐云,来楚生们,是这里的熟客,吸引他们的除了艺术氛围,还有可玩可用的紫砂壶,刚成名时的顾老是有才华和实力的,但他缺少的是机缘造化,他的才华与技艺在时间的积聚下,越发的香醇芬芳,为他逐渐营造了极具诱人的机缘和他的努力下所造就的无可阻挡的造化之力。他们在这里相遇相知,相交,是友是师。
上肩线壶

“吴门画派”传人,名画家吴湖帆是沪上四大书画鉴定家之一,顾老与他之间是是属于还未谋面已闻其人的情况,用江湖习语,就是久仰大名。当时1948年2月16日,上海成都路470号,“中国画苑”在这里举行《申报》主办的“古今书画展”,顾老闻讯从宜兴赶到上海来捧场,吴湖帆很是高兴,他们这对相差21岁的忘年之交,再加上江寒汀,来楚生等艺术名流,真是文朋雅聚,相谈甚欢,文人与艺人的合作便这样开始了。


大石瓢壶

当时沪上的文人喜欢顾老的紫砂壶,但因数量极少,在铁画轩里是撑场面的镇轩之宝,虽价八斗米之巨,壶一到就有人买走,特别是壶坯更少,至多二,三件,一般供吴湖帆他们画着玩,壶上字画,亦庄亦谐,或古或今,是文人与艺人性情的疏放与延伸。顾老精心作了6件大石瓢壶坯,从宜兴蜀山窑厂运至上海,吴湖帆他们或画或诗,后又返抵蜀山码头,镌刻,烧制,最后成了5把,其中一把据说是进窑后烧坏了。


铁画轩伙计陈安正回忆
石瓢壶
五把壶的归属是这样的,第一把壶,归了顾老,壶之一面,画风动疏竹,款:湖帆,另一面题诗:但为清风动,乃知子猷心,款:景舟先生,吴倩并题。第二把壶,归戴相民,画面上修篁翠影,风舞劲姿,款:湖帆,另一面题诗: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款:相民先生,吴倩并题,此壶后于紫砂江湖上被唤作“相民石瓢”,名头山响,曾拍出1230万元的高价。第三把壶,归唐云,画面:竹影清芬,冰心肌骨,款:湖帆,另一面题诗: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款:药城兄属,吴倩并题。第四把壶,归江寒汀先生,画面:熏风潇竹,婆娑平安,款:湖帆,另一面题诗:寒生绿尊上,影入翠屏中,款:寒汀兄属,吴倩并题。第五把壶,归吴湖帆,画面为江寒汀所画,雪梅枝头,孤雀独立,款为吴湖帆补题:寒汀兄为余画茶壶,又题诗句:细嚼梅花雪乳香,款:倩自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