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堂第八课 来自天文学的冲击

2018-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孙彤雯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上节课讲到“鱼缸里的金鱼”看到的世界是扭曲的,那么我们看的的世界就是真实的吗?

这不禁让我想到诸多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真实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并非真实。换言之,我们看到的真实,只是我们以为的真实。

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释,一个是“看”,一个是“认为”也就是“想”。

第一个从“看”——视觉的层面来看,

1)人眼不如鱼眼

其实我们人类的眼睛是逐步进化而来的,而且是从水中进化而来的。在水中时,可以避免光的折射,看到的东西更加清晰,并且在比较暗的环境里也可以看得见。但是动物在3亿多年前开始到陆地上生活,干燥的光进入湿漉漉的眼睛,反而造成了“视觉的扭曲”。至今为止,我们都看不清鼻子前面的东西,暗处的东西也看不到。

2)我们看到的光线根本不全

综上两点,从生理层面我们人类不具备看到真实世界的“配置”,所以跟“鱼缸里的金鱼”相比,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第二个从“想”——认知模型的层面来看,

举个例子,地心说和日心说都不能被直接证实,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是选择用“日心说”呢?答案是日心说优质明显,核心在于简单。由此可见,当不同的观测方法,如果预测能力一样的话,没法说其中一个错了,但我们可以选择最简单方便的模型。相对论就是最简单,最直接,最精确的模型。人们在选择认知模型时,原则就是用最简单,最直接,最精确的模型。而值得注意的是,“简单”只是一种偏好,不代表就是真实。

所以在认知层面来看,人们便好选择“简单”而非“真实”。

开普勒,伽利略的天文学新发现

1. 开普勒

开普勒在哥白尼的研究基础上,穷尽一生试图从天文里解读上帝的信息。他提出“所有的行星都是做椭圆形运动”,彻底推翻了“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论。他认为,离太阳越近走的越快,这个原则适用于所有行星,地球也是所有行星之一。这是非常革命性的观点,也影响了后期的牛顿的理论。

2. 伽利略

伽利略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四项重大天文发现:

1)月亮是由岩石构成的

2)太阳上有黑子,木星有光环,发现了行星的不完美

3)发现了木星的卫星

4)发现了金星的相位,证实了金星绕着太阳转。

并且发现之前根本没看到过的恒星。这一系列重大天文发现,使得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彻底崩溃。

伽利略之后,人们发现对宇宙的所有看法都要进行扭转了,以前的古希腊认为地球本身很大很大,但是现在发现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并且绕着太阳转,那么宇宙的空间就比想象的大的多的多的多。而且无论地球怎么转,恒星都看不到视差,恒星间的距离一致。说明恒星很远很远。

3. 哈雷

哈雷发现在1800年前的古希腊和当时观测恒星,恒星的位置有所差异。这说明恒星是在移动。

打破了古希腊认为的,“恒星嵌在天球上”的观点,天球压根就不存在,占星的这一套也就站不住脚。

新世界观的建立

通过天文学的不断发展及重大突破,之前亚里士多德的一套体系必须要修改。至于怎么改,要依靠唯名论的重建体系。这也是16~17世纪,世界观重建的时代,也是现代科学体系正式成立的时代。

总而言之,由于原来的世界观,被新的证据打破,所以人们必须要建立新的世界观。但是在摸索新的世界观的时候,人们认真的思考,努力的发现,结果歪打正着,把现代科学给发展起来了。

现代科学是什么呢?中国一开始接触科学就是现代科学,没接触过古代科学。古希腊的科学是不涉及技术方面,可以说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参与,科学和技术始终是两个方面。古希腊的科学本质是求自然世界的真实面目。求的是真,通过认识自然来认识自己,而非改造自然。

而基督教唯名论的参与,催生了四个新观点,环环相扣,从而导致了现代科学的产生。

1) 人有选择权,人有自由意志

在古希腊认为有知识就自由,苏格拉底认为,无知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缺陷。但是按照圣经的逻辑,圣经故事缺乏逻辑,所以需要“找补”,人类有自由意志。古希腊:知道就等于做到了;基督教:知道还不够,还要主动去做,上帝尊重你的意志。核心是“主观能动性”。

2)人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3)大自然可以被人类征服

4)靠实验征服大自然

这些观点影响了科学发展史中三个圣贤——培根,笛卡尔,牛顿,结果就是建立了牛顿的世界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