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是下一轮‘四万亿’投资对象

2019-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唐敖_

1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了西方市场, 带来海外市场消费能力的明显下降。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21世纪以来都是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经济发展路线,突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因为这场危机,中国意识到不能过于依赖出口带动发展,经济增长的另外两辆马车,投资和消费,也是非常重要。根据历史经验,只要在面临经济衰退的时候增加投资,就能拉动经济活力,增加企业订单,稳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投资额的大约40%又会以消费的形式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这一次,为了实实在在的刺激一把,延续8-10%的超高增速,加大药量投放市场,著名的‘四万亿’诞生,也开启本轮朱格拉周期。

2

‘四万亿’的效果立竿见影,物价应声大幅上涨。铁路的拉动效果最佳,几十个城市的地铁建设快速获批,全国的铁路建设也短时间激增。棚改和拆迁,也刺激了房地产的第二轮上涨。

当然‘四万亿’的故事并不是简单的投资基建,还伴随着千方百计的消费刺激。在08年以前,居民收入偏低,消费能力是很低下的,节约重储蓄还是主流的消费观念。决定刺激消费以后,政府通过每年开春约谈企业主,要求涨薪15%,让个人工资收入有了大幅的提升, 有能力进行房产,汽车,家电等耐消品消费。同时通过信贷扩张,鼓动提前消费,又成功的带起了一波电商,P2P,各种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企业。

不过,房地产的上涨速度是远超薪资的15%增速的,所以房价上涨,买得起的人总是越来越少,房价过高导致需求下降的时候总会来临。13年左右,敏感的银行开始收紧不动产融资,转而积极的放款给购买股票和理财产品的个人,房地产第二轮上涨趋于结束。泡沫于是积极的飘进了股市,尽管当年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一般,上证指数也暴涨了2.5倍。15年-16年又一波内需刺激,汽车降税和三四线城市棚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第三轮余波。然而此轮投资的边际效用有限,基建不再能起大幅拉动作用。致此全线资产下跌,进入朱格拉周期的衰退期。

3

18-19年,内忧外患的两年。内部需求趋于疲软,基建投资回报率持续降低,连番猛药的后遗症就是系统性风险过高,造成泡沫,有的已经破了,有的还正在持续的去杠杆政策下缓慢释放 。这几年从P2P,到上市公司,纷纷暴雷,有序的密集释放风险。

外患则是在国际局势的变化中,由于反全球化趋势和中国的崛起,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重新建立世界秩序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幅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发展也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内部冲突,和国际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世界需要建立新的秩序,第三世界国家也需要更好利用本国资源实现更快发展,中国更是需要在国际关系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置。实现这些需要大国之间的和谈,以求达到合作共赢。和谈可能比较艰难,但是一轮一轮的下来, 最后肯定是能够达到一个,让大家都能基本满意的结果。在和谈中,中国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所没有的,或者不能替代的,这就不能仅仅是会搞基建,会接外包的低端制造业。 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建立核心竞争力,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启动下一轮投资周期的破局之举,和国际谈判中重建秩序的资本。

4

衰退期过后,需要一轮新的投资来拉动内需,刺激发展,也需要成为技术强国,建立以中国高端制造为核心,以东南亚低端制造为支持的亚洲制造业圈。发展新技术,升级制造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必须做的,也是要抓紧时间取得突破的技术。包括紧锣密鼓启动商用的5G技术,正在推动的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都是下一波‘新四万亿’的投资目标。只有大举投资新技术,才能在接下来的国际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才是开启下一波投资周期的破局之举。

这一轮投资不会像‘四万亿’那样激进,受到上一轮系统性风险影响,以及因为汇率和通胀限制而非常审慎的货币政策,一定是温和稳定的推进投资,从而开启下一轮朱格拉周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