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看懂、记住、有用,学术文献阅读技巧
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本点在于,人类能够记录。
文献阅读的重要意义
只有记录下的观点,才有可能影响人类的实践,也只有能够改变人类实践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研究。因此,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研究,形成文献是第一要务。而另一方面,所有科学研究都必须基于前辈的科学贡献,科研本身就是通过档案的贡献、接力式积累,渐进式演化,从而形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些过程,都是围绕着科技文献而发生发展的。因此可以不夸张地说,文献阅读能力是决定个人科研高度和速度的最基本的技能。
Reading is the fundmental of all.
科学文献阅读的困扰
当今时代知识生产的速度带来焦虑,大量学术文献令研究者目不暇接。以下的情况,您有过吗?
- 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几个关键词检索到一大批文献,摘要都读不完。
- 下定决心、逐字逐句、从头到尾“精读”过的文章,过1个月,却连梗概都记不起来。
- 打算动笔成文时发现,观点对应的参考文献找不到了,还得大批量的重新阅读。
如何才能读完、看懂、记住、有用?
(提速增效前我们需要通过初步的阅读训练,对领域内的词汇和基本观点有所了解。如果还没有入门,建议从基础开始先认真阅读完5~6篇全文文献,了解科技文献的一般结构和领域基本知识。然后在进入下面的提速阶段。)
高效阅读三原则
-
目标导向。开始检索和阅读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确目标。建议把检索的目标提前写下来,在检索时反复强化提醒自己。这时候要杜绝好奇心的诱惑。
-
去伪存真。抓主线,抓亮点,摒弃完美主义倾向,时间有限度,生怕漏掉点什么信息的想法导致碰到生词就想查,读到了后面却忘记了前面。具体的阅读方法建议三阶段读书法。
-
知识管理。形成知识管理体系,按习惯形成便于检索的知识库。切不可满足于完成阅读的数量,要让读后的文献可利用。
高效阅读三阶段
一、遴选。模块化速读筛选,快速删除那些不该浪费的(总计5分钟以内)
抛弃那些不适合我们浪费时间的文献,比如何能够读好记住更重要。
- 题目+关键词 (Title & Keywords)。(如果这两点都不符合你的目标,果断抛弃。)
- 扫读摘要,找出科学假说。)(如果不符合我们要求,果断抛弃。)
- 跳到结论,看结论是否符合检索目的。(同理)表和图,是文章的核心。
- 回到背景,了解学科背景,研究初衷。
如果以上5部分都没有删掉,那么应该多花上几分钟,扫读结果和讨论。 - 结果和讨论,是文章的灵魂。
到了现在如果论文还在你手上,那么很幸运,找到了值得阅读的文献。这往往是十里挑一,热门领域甚至是几十里挑一的过程。在遴选阶段要果断洒脱,切不可犹豫不决。大胆的舍弃潜在的损失远比不加选择的通盘阅读大很多。因为后者本来就不可能,而且要记住,重要的观点一定还会出现。
二、精读。对遴选出来的文献,值得反复推敲琢磨。
- 采用自己的标记体系对文章进行标记。可以用纸质版,也可结合文献管理软件在PDF上直接标记。
- 对文献内容归纳总结,研究“套路”,总结逻辑规律。可采用思维导图等思维整理技术。外延思考,形成知识。
- 记录评价、改进设想、解决方案。形成笔记卡片或者电子文档素材,原则是便于检索。
三、复现与再创作。最终形成实质上的内化和升华。
方法学部分可以在自己的研究中加以利用和验证,实践之前也不妨尝试同作者建立联系。从而实现发挥文献的最大价值,指导研究开展,增进学术交流。借助自己习惯的知识管理体系,对精读过的文章经常性回顾。最好按月翻阅,即便用很短的时间也能强化对文献的理解和记忆。积累文献的目标是知识输出。在形成观点后整理阅读笔记,撰写综述类文章并着手原创性文章的创作。
结语
无论中文或是英文,科技文献都有其严格的成文范式。因此,对科学文献适合采用框架式阅读方式。通过较短时间的训练,每个人都可能够掌握高效的文献阅读技巧。
读完、看懂、记住,增效提速阅读文献,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