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革命圣地

2023-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君远近

离市区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山区里,发现一处“革命圣地”,这么近的距离,居然没有来过,且不知道,真的孤陋寡闻。

原来这地处市区西部的群山怀抱的山坳中的有一个“革命交通站”旧址,这里林茂竹密、层峦叠翠、绿色的竹林从一个山坡涌向一个山坡,一望无边。

现在如果来漫步在竹影斑驳的林间小道,沿着溪边的山路前行,惬意地溶入到大自然的清新舒适之中,呼吸着草香的空气,尽情的享受着身心的愉悦。

可是,在当年的战乱时代,就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在这深山密林之中一座座的小木屋,现在看来是风景,是休闲的好去处。

而当你看见一座别样的四合院,门台上方赫然写着“马鞍岩革命交通站”时,是不是令人肃然起敬了。

交通站旧址

原来这里曾经是浙南革命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的“革命圣地”。

1936年初春,刘英率领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和教导团短枪队抵达纸山开展革命活动,1937年在马鞍岩建立了党支部和地下交通站。马鞍岩交通站所驻房屋的主人何碎娇,自告奋勇挑起交通站负责人的重担,同自己的三个儿子顺标、顺兵、顺龙和两个媳妇,一起参与通信联络工作。

1943年,短枪队多次在此举行休整集训,游击队负责人吴荣鹰在何碎娇一家的掩护下,长住在马鞍岩,并以此为基地,先后在山后、石坑、庙后、坑源等村发展了党的组织。

其先烈的后辈季金满先生,在此开发成立马鞍岩红色革命旅游基地,为我们提供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又是休闲养生的好处所。

今天,我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喝水不忘挖井人,永远牢记和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