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陶瓷紫砂

情韵悠长

2022-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独一无二的秋晒

——观王大凡过垂虹-粉彩瓷瓶有感

在我的民国文人瓷画艺术品收藏中,有一件小巧精致的文房瓷瓶十分乖巧可人,令人爱不释手。它是清末民初达官贵族和文人墨客们藏掖于袖中或置放于书房文案之上,用来观赏把玩的香器。它就是由大名顶顶的瓷都景德镇近代著名的"珠山八友″领军人物,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王大凡,于癸酉年初冬月(1933年)所创作的一件粉彩作品《过垂虹-粉彩瓷瓶》。

创作中的王大凡

王大凡(1888年~1961年),名堃,号希平居士和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祖籍山西太原,后迁移安徽黟县。王大凡自十三岁起在景德镇拜著名的"瓷上文人画"画家汪晓棠为师,专攻仕女等人物画。在1901年到1940年的四十年间,王大凡不仅在瓷画技艺上勤学苦练,而且涉猎了大量古代优秀的诗文词赋和书法绘画著作,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创作灵感和思想,成功地由临摹古彩图画技法的匠人向传统文人瓷画家的完美转身。1915年,他的瓷画作品《富贵寿考》送展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了惟一一块金质奖章,在国内轰动一时。

过垂虹-粉彩瓷瓶

王大凡的这件过垂虹-粉彩瓷瓶,宽口,口沿外撇,短颈,溜肩,圆腹,腹往下微收敛,底圈足微扩。瓶高18cm,腹宽11cm,小巧精致。从整体上看,瓶身胎质紧密,釉色莹白,器型规整,色彩艳丽。

瓶腹身绘一男一女两个人物。画中一棵老树姿态天矫,虬结蜿蜒。石台之上,男主人公正襟危坐,吹箫弄曲,手势生动,面部神情刻画细致入微,犹如沉浸于阵阵箫声之中;相对坐视的女主角脸庞表情欢愉,双颊桃红,青丝高挽,挥舞着纤纤玉指,拍手与男主公唱合。画面衣纹刻画如行云垂瀑,人物描绘传神有韵,用笔繁简有度,明快流畅,有大繁至简之美,设色清雅丰润,构图巧妙自然和谐。

该作品有配画题识诗四句:自制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吾吹箫;曲终过尽松林路,回首烟波廿四桥。钤印是三方,即堃、大凡、希平草庐;底款为希平草庐。

题识诗文

该瓷瓶中的画作引用的是距今约七百多年的宋代典故。男主人公糸南宋词人姜夔。姜夔与范成大(苏州人,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交好,常以诗词交流。范成大有一歌妓叫小红,因为姜夔作了《暗香》、《疏影》两曲,由歌女演绎出来清婉美妙,而十分欣赏和欢喜,便将小红赠予了姜夔。姜夔十分高兴,两人携手坐船回家。船行过过垂虹桥(吴江境内的一座石桥,因形似彩虹而闻名),姜夔吹起箫,小红便轻轻唱合着,在萧声与歌声相伴中,小船载着他们驶过一生之中最美好的一段旅程。姜夔触景生情,提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经久传承的诗文。

在这件作品中,王大凡用他一支神来之笔,在人物脸部采用西洋画"色彩透视″技法来表现光线的明暗,刻画的男女人物形象骨骼结构鲜明,肌肤饱满,富有层次和立体感,极为生动传神。

纵览全幅画面,人物秀丽,纹理清新,就其刚劲流畅的运笔,气韵浑成,高雅脱俗,都展现的游刃有余,不仅让人一饱眼福,且又流连忘返……

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近代文人瓷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后人永世传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