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芜连载二 阿芜,咱们别读了
天色变换,宛如幕布遮天,课本上的字在光影里逐渐的变暗,阿芜抬起头来,才发现父亲站在背后。
“爸,猪我喂完了,锅里面有煮熟的地瓜。”
父亲看着阿芜,用粗糙黝黑的手,抹了抹鼻子,将鼻涕擦在了鞋底。
“这次考试考咋样?新来的老师咋样?”
“还是第一,新老师懂得可多了,去过大城市,老师说,他见过电灯,见过可以出声音和人像的盒子,见识多,老师还说,多读书就能出去涨见识。”
阿芜不太敢抬头看自己的父亲,阿芜知道家里不富裕,觉得自己上学就是在浪费钱。
“嗯,能长见识就好,食饭去吧”
阿芜抚平书本,慢慢的放进书包,再把书包轻轻的挂在墙上的钉子上,跑到屋里。
一家人围着煮着五六个地瓜的大锅,就着一点点咸菜,气氛有点沉默。阿妈一个劲的给阿爸使眼色,阿爸只是闷头吃地瓜。
两岁的弟弟阿有干瘦干瘦的,吃一口吐半口,似乎不太满意地瓜的味道。
吃完饭,阿芜走进自己的屋子,阿爸阿妈带着阿有进了另一间屋子。两个孩子很快睡着了。
“你咋不跟娃说不上了的事呢?”
“娃上学长见识,再说娃学习好,说不定能上出个四五六呢。”
“那也是个女娃,学习有啥用,小学毕业能认字,不像我们当个睁眼瞎,就行了,迟早不是老赵家的人,再说,这学费咋办?阿有咋办?你看看瘦的。”
“学费我再想想办法,毛驴子山那边有伐木的,我明天去看看要人不。”
“啥?伐木?你看着老王头了吗?被树压的腿都瘸了,你万一有个好歹,咋弄?毛驴子山隔着二十多里地,这个来回也是事。”
“这不木的办法嘛,总得挣点钱,得养活伢子们”
说到孩子,阿妈沉默了,沟沟壑壑的脸上满是担心,看着干瘦的老二,阿妈总担心养不活,像自己以前的那个弟弟一样。记得他以前也是干瘦。
第二天蒙蒙亮,阿爸带着阿芜,踏着朝露,迎着晨曦,渐行渐远,仿佛被幽青的大山吞噬。
阿芜上学的路,大约有五六里山路,曲折难攀,倒是与去毛驴子山的路同路。
路上,阿芜拿着父亲做的行山杖,东打一下,西打一下,与父亲一起上学,显得很兴奋。
“阿爸,我可厉害呢,我都不怕蛇,草里的绿蛇都怕我这根棍子。”
“阿爸,我们班上我学习最好,我觉得学习可有意思了,还有过了暑假,我就上初中,要走的远点了,不过我不怕,班上没一个能跑过我的,我最能跑”
听着阿芜絮絮叨叨,阿爸越来越沉默。阿芜也渐渐注意到了阿爸的情绪,慢慢的不再说话。
“阿芜,咱们别读了吧。”
“”读完小学,你也认字了,主要是家里供不起了,你过几年,十五六岁,就可以嫁人了。”
阿爸的声音有点哽咽。
阿芜停了下来,扔掉登山杖,抿着嘴唇不再说话,蹲了下来,拥抱着自己。
阿爸停下来,摸了摸阿芜的头。阿芜抬起头,眼里都是泪水“阿爸,我还要读书,你们供我读完初中吧,读完初中我就长大了,我就可以自己干活挣钱,上高中。”
阿爸叹了口气,说“我去毛驴子山那边,看看要不要人,上学的事,我再想想办法,你先去上学吧。”
阿爸拉起阿芜,两个人继续赶路,两根行山杖打来打去,对抗这曲折蜿蜒道路上的杂草与荆棘。
翻过一座山,阿爸绕了一段路,把阿芜送到那座小院。院墙低矮而粗糙,院墙围着几间石房子,房子都是附近的村民一点点堆砌起来的,大家找的石材不一样,让房子看起来有点混乱。
院子门口处立着一块木头牌子,上面写着,希望小学。阿芜来的时候,老师正在敲钟,算是上课的信号。
阿爸远远的看了一眼,老师四十多岁,穿个白色短袖和军绿色长裤,在阿爸眼里,这就是穿的板板正正的了。
阿芜匆匆的往学校跑去,看着阿芜轻快如小路的样子,阿爸碎碎念道
“娃,你读吧,咱们老赵家多少辈没人出过这大山过活了,总得出一个。女娃也行。”
阿爸看了看太阳,转身往毛驴子山方向快步走去,娃能不能上学,就看自己能不能做上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