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不耐烦,写出精致文章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辛苦写出的方案,被领导和同事嗤之以鼻?自以为完美的文字却被编辑退稿?花心血创建的公众号却寥寥无人?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你写的文章触碰了两个雷区:论据先行和冗长繁复。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出清新脱俗的文字,不在与低阅读量同行呢?
1. 结论先行
在《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中,作者提出:“要明确地提出结论,才能清楚、更好地传达。”
我们写一篇文章,最好在提出问题时,就表明问题的答案,也就是结论先行。这是在议论文及很多文体里表达的一种好方法。
很多人会说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没有论据的支持下,如何能够轻松的得到结论?
其实我们得不出结论是因为懒于思考,如果思考后最终仍得不到结论是因为思维正处于“置身事外”的意识状态。
那如果给你一个清晰的判断标准呢?
作者举了个例子,在餐馆里点餐时你觉得又想吃这个又想吃那个,最后你还是定不下来,那干脆不点算了吗?肯定不会。如果加入清晰的判断标准呢?比如:热量低的菜吧,点价格便宜的菜吧,点营养价值高的菜吧,点好评率高的菜吧今天吃日料吧。
这样是不是可以轻松选到菜,得到结论了呢?
所以,写一篇好文章时,要做到结论先行。
2. 简洁干练
作者在书中说,“我们所追求的,是“冗长”的反面------没有废话的、简洁的文章。”
我相信很多写作者和职场人士都已经知道这点。
之前很火的畅销书《断舍离》就表达了对于繁复冗杂的批判,建议人们身体力行到简洁、干练的生活中。
以收拾屋子为例,先不说脏乱差,就是有人还甚至保留着上学时候的书本还有笔记,大量的五年不穿的老旧款衣物在衣柜里遍布螨虫,小饰品,大街上随手接过的杂志还被扔在床头柜上,一看日期2012年的…
如果,把这样的景象放在你的文章里呢?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的作者提出,写完文章,再重头过一遍,把废话删掉,尽量删掉和自己想传达的关联性较弱的信息,当然还要通过删减信息训练自己对重要信息的判断力。
由此可见,写出不让人看着烦的文章首先需要做到两点:结论先行和简洁干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