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影评:新闻是为受治者服务的
人物传记的电影有很多,但以一家报纸作为讲述对象的传记式电影,《华盛顿邮报》算是其中一个比较特别的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华盛顿邮报》与越战之间的故事。如果你以为《华盛顿邮报》是作为战时记者去报道越战,那么你一定是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电影中,《华盛顿邮报》的社长是个女人。作为一个三个孩子的母亲,又同时作为一个失去丈夫的寡妇,凯瑟琳·格雷厄姆更像是一个有担当的报社领航人。
电影《华盛顿邮报》也同时告诉我们,一家优秀的报社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有什么样的责任,又有什么样的义务。在面对艰难选择时,是什么样的抉择会让《华盛顿邮报》这份报纸不再是一份地方性报纸,而是一家美国知名的报纸,以至如今,它早已扬名于世界,立标杆于整个新闻界。
电影《华盛顿邮报》还告诉我们,事业是如何兴盛的。最终,报社的编辑、领导和读者,以及它的投资者们为何会欢欣鼓舞。它离不开编辑们的勇气,社长的坚持,同行的实际行动的支持,最高法院的判决。
拥有勇气的当然不是只有《华盛顿邮报》,在这之前,已经有了《纽约时报》。
在电影里,《纽约时报》是个影子,它像一条暗线,在突显《华盛顿邮报》的勇气、自信和坚持。
让我们记住电影里的这些名字:凯瑟琳·格雷厄姆、本、巴德迪肯、查尔、罗伯特。他们是这部电影里的灵魂人物。
一部好电影,它理应完整反应故事中人物的各种各样的状态。《华盛顿邮报》恰如其分的将凯瑟琳·格雷厄姆,本,丹,弗里茨等人的忧愁、焦虑、希望和坚定,表现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
它没有去刻意美化电影里的任何一个角色,它也没有去故意丑化某个反派角色。就算是一直持反对意见的弗里茨也有其果敢的一面。
故事是充满曲折的。这正如《华盛顿邮报》这份报纸的成名之路。表面的风光背后,其实是报社所有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华盛顿邮报》没有失去风骨,所以它得以为人所知。
正如电影里所说的:“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政府决定我们该发表什么的世界,《华盛顿邮报》将不复存在。”
电影里尽管没有年轻人作为主角,也没有什么小仙女和小鲜肉,但它的确是一部好电影。好电影不一定需要漂亮的演员撑场面,它完全可以由一个看上去有那么点饱经风霜,又不失优雅的中年女人演绎。它同样也需要那个胖胖的有点可爱的中年男人。
一部好电影不需要颜值,它需要的是电影本身的质量。单纯去看故事线,电影《华盛顿邮报》里的故事,同样精彩。
最后引用一下电影《华盛顿邮报》里这段精彩的台词:“The founding Fathers gave the free press the protection it musthave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
如果一部电影满分是五颗星的话,《华盛顿邮报》我给四颗星,推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