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素材29-初中

2019-01-02  本文已影响2人  梅溪湖肖老师520

不是他不好好学,而是他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学会,没有人教给他这样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尤为重要。老师和家长要协调好,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如从要求学生指定学习计划开始,逐步在听课、预习、复习、阅读、记忆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具体指导和训练、强化。

小升初三大不适应:学科知识跨度大。学习能力转化难度大,学习方法转变要完成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简单的口头表达到综合思维表达,直观观察到理性观察,重复记忆到规律记忆方法记忆等多样学习能力的转化。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均衡。生理早熟但心理晚熟,学习习惯还不稳定,存在依赖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60%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二前形成。

初二是青春期特征表现十分明显的一段时期,也是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被称为初二现象。

初二之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称为主导学习成绩的关键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成为学习成绩是否优良的主要因素。

几乎所有的学校,尤其是好学校,基本上把初三大部分的知识都加在初二学出来,速度会很快,题目难了,科目多了,容量还大了,速度快了,这个时候能不能跟得上,有问题能不能即使解决,如果跟不上会出现什么问题,因为前面的永远不停息,后面的有漏洞,这么快,一旦有漏洞不能得到解决那就积攒成堆,直接导致春节前的期末考试,好多孩子就啪啪啦啦往下掉,而好的孩子就腾腾腾地往上升,升上去的就不容易下来,下来就很难升,因为他需要赶上来的东西太多太多。老师会不会因为他一个人停下来?不会!他掉的漏洞,我们给他最需要的补助,所以班课我就建议您不要报了,因为那是学校的重复,他已经掉下来了,你再重复也还是那样。我们呢专门给他强化他最需要的、个性化辅导他最欠缺的。初二您一定要如履薄冰,平常再松,初二我们一定要警惕初二现象,不能输在分水岭上。

中考是初三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中考的压力甚至比高考还要大。初三我们以复习方法、应试技能、备考心态三方面的工作为主。这一阶段的学生,会感觉明显的浮躁、焦虑、轻微的恐惧感,这些不良情绪与情感会反过来使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降低,让学生有疲惫、力不从心的感觉。而这时期的学生又出于敏感青春期,自信心容易遭受挫折,滋生自卑感,导致自暴自弃。

初三离毕业不远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满不在乎,错过中考,以后再赶就更加困难了。如果这次没抓住时机,是上技校还是上高中,对孩子来说人生大不一样了,人是环境的产物。即使考上高中,如果不能进重点高中,就读普通高中,成绩也许暂时优秀,但是无法持久,因为没有追赶目标,没有压力,会松懈下来,最终还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在普通高中这个成绩可能就与大学无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