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中客观的能力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符天娇

    星期六晚上出发去北京办事,到北京已经是星期天的凌晨,孩子在家里已经睡熟,早晨9点,孩子打来电话,刚醒还在被窝里,哼哼唧唧带着即将要奔腾而出的悲伤说:“妈妈你快回来”。“妈妈我要你现在就回来。”“妈妈,你怎么还没回来?”面对孩子这样的情绪,我是怎么处理的呢?

      我在电话里的回答过程是这样的:“噢~~(语调可以上扬轻快),妈妈感觉到你想妈妈了,妈妈办完事了,现在就出门坐车快快快快做飞机回去了。”“你在干嘛呢?什么什么好玩吗?早晨起床你想和蜂蜜水还是白水?想吃炒山药还是其他菜?”

      来我们再理一下这个步骤,孩子有情绪,我敷衍的接纳了一下情绪之后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试图通过这样的举动,让孩子不哭。

      当时我心里真实的想法是我在那么远,孩子你别哭,你不哭,我心里的负疚感就少一点,我就能更安心的在外面办事。

      哈,看出来没?我的回应是基于我的

“担心”“害怕。”现在再回看一遍:

    客观上妈妈出差,孩子会想妈妈;

    主观上妈妈与孩子分离有自责和妈妈的牵挂。

    我的回应90%是基于我的主观感受,对孩子的想妈妈的客观感受基本忽视。我这样躲局面(孩子哭的局面)的回应会导致日后控制欲的膨胀与自私。健康的感受应该是我有我的感受,但我也让孩子表达他的感受,哪怕他哭,我在电话这端听着什么也做不了,可这样各占50%比例的表达更健康。延伸到人际交往中,自私是什么?在某些方面自己的感觉占上峰是,对别人就会有忽略。我在这个过程里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只想图个自己内心安稳。压抑了孩子情绪的表达。试想,如果我让他哭,哪怕我处理不了那个问题,但在姿态上是开放的,也向孩子传递了我有解决的医院,只是目前没能理解决问题,会发成出坦诚。我故意模糊孩子的感受,孩子反而越不容易坦荡。背离了我想要讲孩子培养的格局大一点的初衷。孩子第一次可能会哭,我陪着,第二次还会哭,我还听着陪着,第三次还哭,我依然陪着听着,渐渐的他就会接受。是我心里自动默认他“一直”无法接受,而不是他经过一个过程会习得能力。

      如果我可以做到客观,就会更容易在他的感受和我的感受中间取得平衡。在为人父母就是修行的路上,继续努力修习自己的客观性。

    育儿路上,得高人指点,写下来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