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本身,并没有价值

2018-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随云说

   先做一个思考,衡量‘自身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还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好看些?和周围人的行为一致?

   是自己本应该这么做?按照原则行事?

   这里再增加一个维度‘周围人的对与错’,把‘大家的对与错’作为横坐标,把‘我的对与错’作为纵坐标,这里就能得到4种结果,提取对自己最优的一项是:‘我对大家错’

   这最优的选项往往会使大多数人感到难受,因为自身的行为会与周围人的行为背道而驰,自身感到好似被孤立,很难做到长时间地去坚持,于是乎再次融入与周围人一致的行为中。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衡量正确与否的标志是能否得到大众的认同,认同感决定了一切。这也是表现型人格的表现,‘随大流’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他们的做出行为的目的是让自己显得好看,符合大众眼中的样子。

   当周围人反对的声音越高,也就是大家都是错的情况下,这件事可能就越有价值,当然最根本的前提是通过自身的逻辑和思考判断认定这件事是正确的,绝对不是自以为是、盲目乐观的那种。这是进取型人格的表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成长上,打造自身的逻辑和思考能力,一旦发现事情的价值,就一意孤行去维护、证明它的价值,等待它的价值通过时间的力量被证明出来。

   因为正确,所以价值就越高,这样的证明缺少最重要的条件:自身的特立独行且正确。仅仅自认为这件事是正确的,但周围人也认为是正确的,那么因行动也不能带来多大的价值;特立独行如果仅仅是为了刷一刷存在感,这样做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正确且特立独行,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并且这两项占有的比例越高,体现出的价值也就越大。

   所以正确本身,并没有多大的价值。

   证明正确的争论没有任何意义

   既然正确本身并没有价值,那么因为证明正确带来的争论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回想一下自己上次发生争执的原因是否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即使是自己胜利了,那么自己在这场争执中得到了什么?除了能得到那证明自己正确的短暂愉悦感,大多数情况下都得不到积极的反馈。

   当自己下次在面对争执的时候,告诉自己:‘正确本身,并无价值,所以争论正确与否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是能心平气和地面对问题的第一步,也是理性思考问题的第一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表现欲蒙蔽了双眼,一直活在那个糊涂自恰的世界里。

   周围人的认同感,没有任何价值

   每天固定的生活圈子,接触同样的人,讨论同样的话题,思维地固化可能认为自己的圈子就代表着全世界,感觉周围人的正确,达成的一致认同感就代表着绝对的正确;周围人的否定,就以为被全世界所抛弃,这样’一根筋‘地去生活,永远不可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马克斯·克鲁泽在《文明的故事》说过:’我相信,至少有99%的人,当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生命对于他们来说曾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大好机会。‘所以为了珍惜这个大好的机会,我们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好看,也不是为了得到周围人的认同,而是为了能让自己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