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你慢慢来
第一次知道龙应台应该是高二语文课三分钟演讲稿的最后一段话吧。 母爱的主体、煽情的基调、有些怯场的紧张,可是那个时候的自己简单而真实,能单纯地站在讲台上说着关于母爱这个永恒的主题。
那段话是《目送》里最经典的“不必追”,而《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是从母亲角度写出的生命体验性质的生活散文。
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位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传统的母职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
在一个个百无聊赖的日子反复读这册小书我逐渐意识到,也许不单是龙应台一人,几乎所有那些挥斥方遒的文字背后,其底色都是对人世殷切的爱。无论在表面上如何被人认作是桀骜的,是不屈的,他们都乐于退到一个安静的角落,确认自己和人最亲密的关系,描述自己和生命最微妙的温柔,就像龙应台陶醉于在书中把自己称为“妈妈”。
即使是那些比较温情的片段,也能让人感受到作者作为一个启蒙知识分子的立场。
经典片段:
“现在这个男人当然完全地属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过去却属于我,做母亲的我。”
想起那个经典送命题:
你妈和女友一起掉进水里了先救谁?
如果真的有一天有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都真心希望他的答案是:母亲。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回教徒和犹太人在彼此屠杀,衣索匹亚的老弱妇孺在一个接一个地饿死,纽约华尔街的证券市场挤满了表情紧张的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恶事,没有必要让两岁就开始直到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会比其他人多了一份自信与自爱。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不要忘记这些过去的记忆,因为这些记忆,会跟著我们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过,它们不再像我们儿时那么的明显。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
父母很矛盾的一点就在于: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又希望孩子不要长大,无论何时何地多少年岁,都是她们的孩子。然而矛盾的是,在很多事情状况面前,父母总爱说那句很搞笑的:你又不是小孩子了。
“小路上全是迷失了方向的蚯蚓;它们离开了泥,辗转爬上了小路的柏油路面,大概由于不熟悉路面的坚硬,就忘了自己究竟来自哪里,要往哪里去;它们搁浅在小路上,被不知情的自行车轮和脚步轧过。”
“而我,突然觉得人性是极容易判断的:世上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喜欢孩子的都是好人,不喜欢孩子的都是坏人。”
前几日有一个男生对我说,他很喜欢小孩儿和狗。我很坦白地说我嫌小孩儿太吵,嫌打狂犬病疫苗太疼。
我欣赏他的喜欢,他也尊重我的厌烦,并不矛盾。
“原野上有一群乳牛,成天悠闲自在地吃草,好像整片天空、整片草原都属于它们,一直到有一天,一只小牛想闯得更远,碰到了一条细得几乎看不到的线——那是界限,线上充了电,小牛触了电,吓了一跳,停下脚来——原来这世界上有去不得的地方,做不得的事情。”
我们总在说想去的地方一定要去看一下,其实不是的,有的地方你只能想想,留在心底就好。我们也总在说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一次,其实也未必,有的事情你也只能想想,仅此而已。
今晚我妈跟我提起姥姥的事情,我很直接地说了这句话:
我们一生都在等父母说“对不起”,父母一生都在等我们说“谢谢”。
爸妈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可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子女。有矛盾和不理解,都很正常。只是道歉远比感谢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