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假日抢票回家的随笔
距离五一假期已经有段时间了,但我回到北京后,总是会时不时地回想起,假期中和父母的那次谈话。
那是一次非常普通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谈话,严格地说,那甚至都算不上“谈话”,说是闲聊也可以。
妈妈问我:“为什么不提前抢票呢?”
我说:“我半个月前就开始抢票了。”
爸爸问我:“为什么别人都抢到票了,你抢不到?”
我说:“只能说我运气不好吧。”
沉默了一会。
爸爸说:“总之,你下次多上点心吧。”
这样的场景在一年中会上演多次,它们一般发生在五一、国庆、春节等大型节假日的时候。
而每一次,我都会和父母解释“抢车票”这件事。
我没有埋怨过父母总是询问同样的问题,因为我知道这是我们“破冰”的话题之一。
是的,孩子和父母也会有破冰时刻。
无论是什么关系,只要长时间未见面,相见后总是会需要一些话题来调和情绪,让彼此找回熟悉的感觉。
但我为什么对这一次的聊天记忆深刻?
以前,爸妈只是问我为什么没抢到车票,主体是我;这一次,爸爸加了一句“别人”,主体变了,意思也就变了。
就像小时候爸妈会问,为什么别人能考前几名,你却不能?为什么别人这么懂事,你却这么这么调皮?
这种对比背后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责怪我为什么不上心,不努力。
但是像购买车票这件事,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有过大型节假日购票经历的朋友应该都明白,即便你抢得再早,买再多加速包套餐,该抢不到还是抢不到。
你需要一点运气。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爸爸为什么要在抢票这件事上把我和别人进行对比,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直到有一次,我爸大早上突然给我发微信,问我关于网购的问题。
我去网上找专业答案发给我爸,并且配上语音详细解释,还加了文字说明,生怕我爸听不明白。
我爸没回复我,等我洗漱完出门上班的时候,我爸发来消息说他已经解决了。
我以为是自己的功劳,我爸接着发了一句“是邻居小王帮我弄的,你别操心了。”
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闪过一句话“远亲不如近邻”,即便我这个儿子再亲,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反而是离他更近的邻居更可靠。
而我也突然有点明白了,当我爸看到其他离得近的孩子都回到家里的时候,他只能在一旁干着急,他不懂抢票规则,帮不上忙,只能时不时地询问我抢票结果,当看到我终于回来的时候,才会松一口气。所以,我爸并不是真的在责怪我,而是想说:你终于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