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漫谈

女钢琴师的心声

2017-08-10  本文已影响1人  孙先生有话说

站在楼下,每天都能够看到很多父母接送孩子过来学琴,有的是大清早天刚曚曚亮就过来的,也有爷爷奶奶骑车电动车走过来的,也有步行过来的,送到以后,然后在孩子转身的刹那,在嘱咐一句:好好练琴啊、

其实蛮矛盾的,教琴练琴是我的生活方式,也是我生活的来源,但是也真心不希望家长们的功利性练琴。

我是蛮喜欢弹琴的,从小时候对黑白键就是着魔,迷幻般的声音,很容易迷失在梦幻的旋律里。在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想把钢琴的美传播,想让钢琴的魅力感染更多人,也让更多人有体察,有感悟,有欣赏。

刚在这个小区开时候,收费也不高,大家蛮热情的,我也很为这么多人的热爱感到由衷的高兴,可是过了段时间后,随着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深,发现其实很多人并不是那么的爱钢琴,是被父母逼着过来的,有的甚至在家里是被父母打,很无奈。

而我和这些父母交谈时候,发现很多父母在弹琴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是很典型,比如是盲目性,不知道为什么要弹,别人家孩子都报了我就报;要么是听说弹钢琴是很高雅的艺术,我要让孩子高雅,或者是听说弹钢琴可以加分;或者是弹钢琴可以有考级,考级了孩子会比别人高一等;或者是感觉这个就是一门技艺,等以后能够用得着

五花八门的理由充斥着我的世界,既感到可悲,又感到可笑,只能说:中国的培训市场太好了,真是应了那句:人傻,钱多,快来!

盲目的教育只会害了孩子,从来都是站在自己角度来考虑孩子的需求;而从未真正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从未倾听过孩子情感最真实的需求;对孩子也只是命令,而很少和孩子有沟通,询问孩子的看法

既对家长感到悲哀,也对孩子感到悲哀,人生,如果能够重来,你是否会再次选择你现在的父母呢?

教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更是一个没有修复的雕刻,不要把父母个人情感单方面的强加给孩子身上,更不要压制孩子内心的自我,请允许他自由成长,虽然我只是一名钢琴师,但我更希望天下的孩子,能够像音符一样,自由、快乐的跳跃,迎着阳光,谱写出欢快的乐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